(上接01版)财政收入、金融信贷也位居全省前列,成为中原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地方财政实力快速提高。“十二五”以来全市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均创下历史新高。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先后突破40亿元、50亿元、60亿元,一年跨越一个10亿元台阶,由“十一五”末期的34.09亿元增至2013年的67.93亿元,规模3年接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24.6%。税收收入管理加强,财政收入质量提高。2013年税收收入51.67亿元,占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6.1%,较2010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4.26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7.3%,全市农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及各项法定重点支出等得到了较好保障。

人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 “十二五”以来,全市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0元,比2010年增长43.5%,年均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82元,比2010年增长50.3%,年均增长14.6%;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总体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10年的9307元增至2013年的12647元。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1306.03亿元,与2010年的784.1亿元相比,增长了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