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优化环境需要保障有力,有力保障能够促进环境优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快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此,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我们从高处着眼、实处着手,认真研究保障措施,不断优化软硬环境,才能保证实现目标,为“四个河南”建设添彩。

应当承认,不是任何弯道处都有利于超车行驶,也不是任何车都能在弯道处超越对手。一个人要想弯道超车,不仅要考虑车况、路况、自身技术等硬性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心理素质、物状环境、气候变化等软性条件,当软硬环境都有利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达到预期目的。换言之,信阳要在新的机遇期持续打好翻身仗,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研究保障措施,优化软硬环境,不然的话,自身优势再好也难以显现放大,发展定位再准也难以释放潜能,主攻方向再明也难以适时超越,重大项目再多也难以持续后劲。一句话,只有优化软硬环境,才能保障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差距不点不明,问题不点不清,越是发展关键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看到存在的问题。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省经济发展新趋势,我们虽然找到了推进“一个载体、四个体系”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处在产业链高端的产品还比较少,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不断为发展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保障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软硬环境。对信阳来说,弯道超车是一举求多效、一发动全身、一优带百通的务实之举,是为了更好地提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富民强市。因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把力气放在保障措施上,切实加强硬环境的“五大基础”建设,更要在持续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人力资源优势,强化思想文化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抓好科技创新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不断创造新优势、优化新环境,持续打好翻身仗,在推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实现新的突破。

只要保障有力,发展就会健康。当今,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凝心聚力,将差距看作发展的空间,将问题作为努力的方向,把硬环境夯实,把软环境创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甩开追兵、超上标兵,实现弯道超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顺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