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俊
人车争道一直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老话题了,由此引发的争执、斗殴,甚至事故层出不穷。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各类道路交通事故达20多万起,造成10多万人死伤,在各类伤害致死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占据首位。而很多交通事故都是行人或车辆一方交通违法违规所导致的,有时甚至双方都有违规行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视交通信号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没有交警或监控的路口随意变道抢道、任意鸣笛的司机,几乎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生活在城市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与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很多都跟人车相互争道有关。笔者单位门口有一个路口,时常发生一些小的交通事故,我也目睹过几次。究其原因,大多都是人车之间不能相互礼让,有时,行人正常通过斑马线,来往的车辆不主动减速,有些司机还会使劲按喇叭,招致路人反感。有时是车流正常通行,个别行人非要横穿车流当中,如遇其中一方避让不及时,就会导致事故发生。遇到个别脾气暴躁或蛮不讲理的,争吵、漫骂、甚至动手就在所难免了,这些事故通常会造成交通堵塞。原本,行人和车辆双方都想抢先通过,节省时间,这样反而搭进去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健康。反过来,情况就会有所大不一样了。我曾经仔细观察过,部分行人在车流正常通过时,自觉地站在路边或中心黄线上等待,车流会顺畅快速地通过。有的司机看到正在通过斑马线的行人会自觉停车,行人也能很快通过,这些情况一般都不可能造成交通拥堵。每次步行或开车通过路口时,遇到主动让道的行人或车辆,我都会降下车窗,对礼让者微笑打个招呼,对方一般也都会礼貌地相视一笑,场景非常优雅、和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我们国家从原来自行车王国转变为汽车大国,虽然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骤然改变,但是,一部分人的文明开车和礼貌出行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以至于造成很多本可避免的事故,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行人和行车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做到文明、礼让出行,许多摩擦和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伤害自然也会远离我们。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更多地展现出和谐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