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燕 冷祖帅

基层统计是统计数据的源泉,是统计工作的基石和支撑。一大批平凡的基层统计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信阳统计改革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县沙窝镇沙坪村的会计刘福贵兼任统计,他既是“六普”指导员,又是普查员。在摸底调查开始的第一天,他的脚就被扎破了。白天,农村的人很少有闲在家里的,都出去干活了,只有中午和晚上才会有人在家,入户普查有一定难度。有一天,他要去河对面小区摸底,在跨田坎时,一只脚踩上了一块带钉的木头,钉子把他的脚钉穿了,那种疼痛可想而知。虽这样,他硬是坚持上午打消炎针,中午、傍晚入户摸底。来镇里送摸底表,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只脚缠着纱布,还肿得老高。碰到这种情况,他完全可以撂挑子,完全可以让别人代他送表,但是他却没有。他说:“别人送,表上要是出现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自己送,我安心。”就是这一句安心,道出了基层统计人不辞辛苦、认真负责的心声。

冯学光是沙窝镇汪冲村的一名基层统计员,人口普查期间,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上面要求各村要在当月20日前完成汇总,22日前完成汇总报县。20日下午6时,只有汪冲村的汇总表没送来,负责收集的同志是个急性子,就打电话催问:“你的表怎么还不送来,别因为你一个村拖了全镇的后腿,你现在赶紧送来!”“我到光山县来了,有点事,明天下午送来,行不?”“不行,明知道要交表,跑光山去搞什么事,拖延时间呀!”“对不起,明天早上7点一定送来。”21日早上7时,冯学光按时背着一大兜子表来到,没有影响汇总工作。后来才得知,他爱人得了直肠癌,感觉不舒服,他陪爱人在光山县医院看病,连夜赶回来交表。

沙窝镇统计站站长施燕之前刚从计生岗位调整到统计岗位。在赶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她从没推脱,勇于担当,积极组织普查办人员加班加点赶进度,确保普查错误减到最少。她所在的镇是全县人口除了新集镇外人口最多的,但错误笔数是最少的。正因为她对统计工作的尽心尽责,2011年被借调到县统计局工作,书写了一段与统计的不解之缘。

这些平凡的乡村统计人,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他们以质朴的情怀,实干的精神,敬业的品质,诠释着统计人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人民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