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沙窝镇卫生院 陈萌萌
我通过信阳市“双千工程”招录考试,被分配到老家新县沙窝镇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初的理想和信念,更加坚定了为家乡群众服务的决心,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岗位职责、对家乡父老的承诺。
初衷。我在农村长大,接触到的都是农民,知道农村医疗条件差,清楚农民就医的困难,我见过脸上的痛苦、嘴里的呻吟、眼角的泪水,见过因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的生命,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为我的亲人、我的乡邻,为许许多多的农民,减少一点痛苦的眼泪、减轻一点病痛的折磨。这就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理想。
鼓励。上班第一天,给一位老人打针,由于有些紧张,扎了几次都没扎上,越紧张心越慌,头上竟沁出了汗。也许是为了安慰我,老人面带微笑说:“没事,我的皮僵,不痛。”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很快扎上了。当听说我是通过“双千工程”招录来的,老人高兴地叮嘱:“孙女,好好干,农村需要你们这样的人。这是个好工程,下次再来,你还给我打针。”
急诊。今年元宵节,节日的炮声还未落尽,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夜晚11点多,突然听到医院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声:“医生、医生,快救人啦!”呼叫声中夹杂着小孩的哭喊。“有急诊!”我迅速冲出房门跑到楼下,病人是个与丈夫吵架喝了农药的妇女。我们迅速组织抢救,不料,她竟不配合。情急之下,我拉着她的孩子,站到她面前说:“大嫂,看看你的孩子吧,孩子多可怜,你不能让孩子没有母亲啊。”听到这,她睁开眼睛直直地看着孩子,流泪了。我顺势扶着她的头,把胃管插了进去……病人得救了。那一夜,我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帮她擦洗、观察瞳孔收缩情况、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并做好记录,每隔半个小时都要叫醒她一次。第二天早上她醒来后,看到我熬红的眼睛、一脸的疲惫,拉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
开导。一位老人被蜱虫咬了,病情严重,老人怕给孩子带来负担,想放弃治疗。我开导他说:“你不治疗会给你的孩子带来良心上的负担,良心的负担比金钱的负担更沉重。你现在年龄不是很大,身体状况不错,还会木工手艺,等把病治好了,出去打工,一天挣几百块钱,好好帮助孩子,负担不就轻了吗?多好啊!“老人憨厚地笑了,像个小孩,问我:“治?”我肯定地回答:“治!”
下乡。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多,我们要经常下乡调查走访,建立病情档案。沙窝镇有14个行政村281个自然村3万多人口,留守老人690人,留守儿童873人,留守妇女650人,我们必须寻访到每一个人,对重点关注对象制订健康指导计划,定期检查复查,同时,还要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检送药。无论风雨冰雪、盛夏酷暑,无论泥泞荆棘、虫叮狗咬,我们都要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对他们健康的关怀。
真情。对待病人不仅仅靠医术,同时还需要有热情和真情。经常遇到小孩子吃药打针不听话,我会备好几颗糖,通过食物和语言的双重“诱惑”让其配合。高山村的鄢二奶奶来到医院已经晌午了,看完病拿药没有钱,见她一脸为难,我就主动为她垫付了药费,并带她吃了碗肉丝面。老人一步一趄地走了,嘴里不停地念叨:“姑娘心眼好啊!”
感触。参加工作快一年了,酸甜苦乐都有,但,乐大于苦。作为“双千工程“招录的医护工作者,能够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一点活力,为改变农村医疗落后面貌出一份力、发出一点光和热,我体会到了快乐。我愿意把根扎得更深,把服务做得更好,把青春的价值奉献给可爱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