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企业为何会抱团转移到信阳?“到信阳创业,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在观摩会现场,深圳手机协会会长孙文平再次对大家宣讲了他对信阳的切身感受。
打造投资“软环境”是客商“麻烦少”的根源。为使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建设快、发展好,信阳下放了67项政府审批权限,合并了6项市级审批事项,对保留的审批服务实施流程再造,实行人员派驻制,开启产业集聚区与职能部门的“直通车”。每两周召开一次的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信阳高新区的企业服务广场,可为7000多名企业职工提供办公、食宿、购物及娱乐等综合服务保障。各个产业集聚区还大力发展金融担保、物流仓储、技术研发、产品展示、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信阳成为投资的洼地。
周口市常务副市长刘保仓说:“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将其中的几个点做成功,就很了不起。信阳在承接产业‘抱团转移’方面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为入驻企业打造服务软环境上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交流的平台 学习的良机
9月18日上午,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现场会进入大会阶段。会议没有想象中的先进地市领导发言,而是集中观看了信阳等5个省辖市和长垣等5个县(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题片。
信阳市“承接抱团转移、加速集群发展”家居产业和手机产业集群,郑州市引龙头带龙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漯河市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中高端食品千亿级产业集群,许昌市、焦作市发挥电气优势培育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长垣县的起重产业、民权县的制冷产业、汤阴县的食品产业、清丰县的家居产业、太康县的纺织服装产业……10个主导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差距不比不明,问题不找不清。“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还不够优”;“高科技项目还不够多”;“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处在产业链高端的产品还比较少”;“新项目少,项目储备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任务比较紧迫”……谈印象、谈感受、谈体会、谈建议,会议间隙,与会的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发展改革委主任,10个省直管县(市)县(市)委书记、县(市)长,98个县(市)县(市)长,180个产业集聚区负责同志结合所见所思开诚布公,相互启发。
“观摩现场会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为各地提供了学习的良机。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想自己是怎么干的,对对别人的亮点,找找自己的差距。我们更加增强了紧迫感,更需努力发展。”济源市市长王宇燕这样表述自己两天多来的感受。
加速产业集聚 聚力打好发展翻身仗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破解新常态下的发展难题、打造新常态下的竞争优势,让主导产业集群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越是在发展关键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选准点找对路。观摩现场会不仅总结了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成绩、分析了形势,对今后发展提出要求,还分析总结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对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出安排。
一个个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观摩现场会上找到了答案。“推动产业集聚向高水平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用先进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转变重引进轻配套、贪大嫌小的观念,不断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培育更多的领军企业和‘撒手锏’产品。”“科学推进城镇化,坚持产城融合、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会的各地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观摩现场会,对发展中的很多问题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明确了着力方向,回去后要更加务实高效地干。
“现在的发展形势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许多干部由衷地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认清了自身不足,进一步增强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机遇对每个地方都是平等的,也是有阶段性的,抓住了就能乘势崛起,抓不住就会失之交臂,可能还被甩得更远。“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省委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信阳工作和发展的良好态势;抢抓机遇,争取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总结经验、破解难题,抢抓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聚力打好信阳发展翻身仗!”我市广大干部对今后的发展更是信心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