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 靖)9月18日,记者从市农机局获悉,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该局立足“早”字,强举措、重服务,预计投入“三秋”作业的各类农业机械达20万台。

“今年,通过加快补贴实施进度、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协调组织,我市大中型农业机械数量增多,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全市水稻机收率稳定在85%左右,机耕地应耕尽耕,小麦机播率在65%以上。”市农机局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全市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689万元,第一批补贴资金5556万元已实施完成,第二批资金3133万元正在实施中。得益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499台、联合收割机741台、播种机32台。

结合“三秋”农机作业特点,市农机局组织农机技术骨干,走村入户,指导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对投入“三秋”生产的各类动力机械和配套作业机械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截至目前,全市共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0万台套,确保“三秋”作业机械状态良好,适时投入“三秋”生产。

与此同时,我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农机现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特别加强对新机手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并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力度,做好机械化土地深松试点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秸秆焚烧现象。

目前,我市已培训各类技术人员6000多人(次),其中拖拉机手2885人、联合收割机手2000人、播种机手545人、修理工9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