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把信阳建设成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的目标,我市不断加快公路、航道、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构筑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经过努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迅速扩大,网络布局日趋完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能不断提高,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为网络,水路运输为补充、运输场站为节点的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我市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从而使信阳市成为全国179个、河南省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万公里,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公路密度为126.7/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京港澳、大广、沪陕、淮息和淮固)总计550.4公里,实现了全市境内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各县区均可在20分钟内抵达高速公路入口,全市大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可在40分钟内抵达高速公路入口。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为1453.959公里,占全省干线公路总里程8.15%。其中:3条国道(G106、G107、G312)总计457.9公里;10条省道(S204、S213、S216、S219、S224、S335、S336、S337、S338、S339)995.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14公里/百平方公里;惠及全市2683个建制村,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全市水运通航里程达257公里,为全省水运通航总里程1439公里的17.86%,实现了淮河中上游复航,打通了河南通往长三角的水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