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亮 马保群刘国启)今年以来,平桥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明显遏制,干部队伍作风发生明显变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同时,该区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大建设”为考场,一边认真学习兰考经验,一边着力推动“四项机制”建设,促进干部务实为民。
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该区把如何科学决策、务实为民作为重中之重的方向性问题来把握,进一步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施细则》,并在全区267个行政村(社区)规范运用。坚持“村内大事要事群众说了算”,把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宅基地使用分配、优抚和低保对象确定、惠农资金和救灾扶贫款物发放等纳入议事范围,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每月定时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学习、走访、议事,把活动日变为宣传日、学习日、走访日、议事日。建立健全村内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村民代表推选和补选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户以及民主监督、责任追究、档案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完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该区结合发展中的焦点和难题,加强载体建设,依托区群众工作接待大厅,由区综治办、区群工部、区司法局牵头,建立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处级领导干部轮流接访;乡镇普遍建立由乡(镇)综治办牵头,乡镇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基层法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的乡(镇)矛盾化解中心;村(社区)建立由村民调主任牵头,村干部、乡(镇)包村干部、包村政法干警、党员群众代表、人大代表组成的民调室,让群众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评理、有地方处理,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着力构建和谐平桥。
完善基层群众服务网络建设机制。该区积极探索,打破常规,依托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立区为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窗接件、帮办领办、网络链接、限时监督”四位一体的“超市化服务”;全面落实“一周办结”、“首问负责”、“岗位无缺位”、“一次告知”等常规工作制度,彻底消除群众“跑断腿、磨破嘴”的情况发生。同时,在乡镇组建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保障、计划生育等服务事项。在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由村干部轮流坐班、全天向群众开放,处理村内日常事务,接待群众来访,受理相关服务事项。对权限在上级的审批服务事项,由乡(镇)、村开展初审、呈报服务,做到“群众办事、干部跑腿”。
完善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该区坚持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把每季度首月10日定为公开日,定期接受群众监督。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明确权利义务,界定监督职责,用制度机制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减少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每半年由区纪委、区监察局、区督查局牵头,对基层各单位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记者点评
打造服务群众“高速路”
□本报记者 张国亮 马保群 刘国启
平桥区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宗旨观念的升华,是一次思想作风的锤炼,通过持续深入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补了“钙”、充了“电”、提了“神”,深刻认识到“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树牢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更加自觉、行动更加坚定、风气更加浓厚。
专题民主生活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促进了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了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了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了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许多同志反映,专题民主生活会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传统,展现了严肃认真开展党内生活的新气象,是几十年来“最长记性”的一次民主生活会,既为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又为今后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作出了示范。
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平桥区将以优化发展环境、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围绕从“有规矩”向“严规矩”转变、从“群众跑”向“干部跑”转变、从“被动办”向“主动办”转变,继续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畏艰难,敢于创新,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打造服务群众“高速路”。
□点睛之笔
中共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就是要让党员干部通过活动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务实为民。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坚持“三为主”原则:当领导的意见与专家的意见不一致时,以专家的意见为主;当专家的意见与群众的意见不一致时,以群众的意见为主;当农户的意见与群众的意见不一致时,以农户的意见为主。这样我们才能够体现出:尊重群众,尊重每一个农户。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多次深入研究,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发挥村民在村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郝堂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逐渐打造出“全国美丽乡村——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