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从我市的实践来看,产业集群不光是企业链条问题,从宏观来讲,产业集群显现的效应体现在集约土地、抱团发展、形成品牌等多个方面。依照集团化、体系化方式引进的信阳高新区智能手机产业园和伯皇IT产业园,可以说是我市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又一杰作。

2011年,信阳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天扬光电、博仕达通信、泛蓝科技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信阳,现已集聚电子信息企业86家,初步形成了智能通信终端和智能显示终端两大产业链条,被命名为“中国手机产业基地”。

可以预见的是,在位于信阳高铁站前区的土地上,必将耸立起一座河南省独一无二的中国信阳手机总部大厦和手机产业基地。这是根据深圳市手机协会与信阳签订的《信阳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约定,此产业园项目投资150亿元以上,项目3年内可全部建成投产,届时手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估算在500亿元左右。

记者在项目现场竖立的项目施工标识牌上欣喜地看到,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主要建设智能手机整机、手机核心部件、手机软件等手机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现已签约企业56家。首批落户园区的信得乐电子、恩泽通信、酷比通讯、天珑移动、亮剑通信、展翼通讯、天时达实业、宝捷讯集团等8家企业已开工建设。

中环路东延长线南侧是伯皇IT产业园。该项目计划投资60亿元,打造智能手机、多媒体、智能家电、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3年后项目建成,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年利税12亿元以上,解决高端就业8万人以上。去年10月项目开工建设,将建成标准化电子厂房70万平方米,员工宿舍及研发场所3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13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

中国信阳义乌国际商贸城是集团化、体系化引进的新探索。规划商业面积150万平方米,义乌商贸集团统一招商,可容纳商户4万家,已有1万多家签订了入驻协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商品交易额200亿元,可带动就业20万人。

与此同时,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各打各的优势仗,初步形成了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等战略支撑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吸引了中铁集团、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建七局、上海宝冶、中国维维集团、雨润集团、天瑞集团、沃尔玛、家乐福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信阳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