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市一高)原为信阳市第一中学,源于西学东渐时创办的义光中学,创建于1900年。一百多年来,市一高人秉承忧国励志的优良传统,孜孜以求,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从这里走出了教育部长何伟、著名作家姚雪垠、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郑文瀚、解放军济南军区副政委黄学禄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2013年浉河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在建设大美浉河中办大美教育,决定把市一高整体搬迁到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再现百年老校的风采。这是市一高复兴的起点与标志,将开启学校新的时代。学校计划用3年-5年的时间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办学水平,恢复历史地位,实现复兴目标。今年7月,市一高又成功入选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成为河南省首批学科特色高中,跻身全省58所学科特色高中之列,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名师工程。“真君子自修身始,大英雄从读书来。”市一高十分重视每位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成长,为每个教研组征订3本-5本专业杂志。教师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实现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校办学品位同步提升。另外,学校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建设远程教育中心,使教师业务学习实现高层次、常态化,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校级领导和绝大部分中层干部都到清华培训学习过。

多方关心爱护学生,努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业余时间能主动去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等方面。

以发展求生存,以生源保生存。近两年,市一高在普通类高招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各批次成绩均大幅跃升。2013年,重点进线率同比增长23%,本二进线率增长70%,本三进线率增长52%;本科进线率达56%,创历史新高,居全市示范性高中前列。2014年,较去年本一进线率增加24%,本二进线率增加46%。因为在高招中取得突出成绩,2013年、2014年该校招生工作全面告捷,高一新生入校人数均空前地达到1500人,这标志着学校办学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义光创立肇启信阳学校教育,一高复兴承载浉河万家期待。”市一高校长王博题写的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学校的光辉历程和现实责任。面对未来,全体市一高人将扎实开展“双创”(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工作,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锻造教育文化和学校精神,全面提升学校各项工作水平,开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