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 海
自9月3日胡阳海和黄春刚在青岛见义勇为至今,已经过去十几天。在这短短十几天里,他们的事迹不仅传遍了青岛的大街小巷,在两人的家乡信阳也传为美谈,两人的伤势也牵动着豫鲁两地人民的心,不少青岛当地市民和家乡人民都赶到医院去慰问他们,而在信阳老家,各级政府、爱心企业、热心人士纷纷来到两人的家乡潢川县,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并召开动员会,号召全市人民向英雄学习。
向好人致敬 向英雄学习
9月12日下午,潢川县文明办、团县委分别召开座谈会与动员会,除了介绍胡阳海与黄春刚的英勇事迹外,最重要的议程就是号召全县党员、团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向两人学习。
胡阳海和黄春刚在青岛勇斗歹徒,身负重伤的感人事迹传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们先后被青岛市市北区、市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共青团河南省委以及共青团信阳市委、信阳市青年联合会授予“文明市北人”、“市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信阳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并被共青团潢川县委、潢川县青年联合会授予“潢川县青年五四奖章”,潢川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年纪均为36岁的胡阳海、黄春刚在遇到陌生人财产遭受侵害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折射出时代的光芒,更书写着时代的感动,是我市涌现出的又一例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好人代表,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是我市好人现象的延续,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截至9月13日,胡阳海与黄春刚在青岛总共收到22万元的捐款,而在二人的家乡潢川县各级政府与爱心企业给两家捐款共计2.4万元,期间市县有关领导还深入二人的家乡谈店乡,看望慰问他们的父母。
在父母眼中,他们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胡阳海的父亲胡朝坤于2007年确诊为食道癌中晚期,那时的胡阳海与人共同经营着小油岗至信阳的城乡客运线路。他是司机,因为热心、爱助人,所以生意一直不错,但是因为给父亲做手术急需钱,他在征得合伙人的同意后,毅然卖掉中巴车,把分到的两万多钱全部拿来给父亲做手术。
虽然全家人倾尽全力,却终究没能挽留住父亲离去的脚步,但是作为母亲的刘学珍却感到很安慰:“俺孩儿是个好孩子,懂得感恩,知道父母养他不容易,所以砸锅卖铁也要给他爸看病!”家住潢川县谈店乡的胡阳海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成家之后相继搬走,因为是老幺,所以他选择了跟父母住在一起,2009年父亲的离去让他更加懂得亲情的可贵,因为母亲患有慢性肠胃炎,身体不好,所以家里的重活都被胡阳海包了,为了不让母亲为生计发愁,父亲去世后,胡阳海就去了青岛打工,不管自己再苦再累,每月他都按时给母亲打生活费,逢年过节还会多给点。“我给他说过,让他留点钱给自己的孩子,我一个老婆子也花不了多少钱!”说起往事,泪水一直在刘学珍眼眶里打转,“他都说不用,还说要让我享清福,挣钱养家的事就包在他身上!”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