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个位数增长新常态,既是调整期、分化期,又是挑战期、机遇期。同时,“十二五”规划进入中后期,既要克难攻坚,又面临着谋划“十三五”的艰巨任务。贯彻郭庚茂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深入研究、寻求对策,紧密联系信阳实际,大力加强自身优势、发展定位、主攻方向、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等“五个研究”,实现弯道超车。
加强自身优势研究。弯道能超车,要看我们自身有没有性能优势。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目前,我们对自身优势的初步总结和运用有一定的效果,但要实现弯道超车还远远不够。信阳自身的优势有哪些?怎样不断培育新优势、巩固已有优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何以放大优势、让优势更优?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清醒、明晰的认识,科学、深入的研究。要切实厘清信阳在扩大内需、产业转移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上述问题的答案,进而宣传好、利用好、发挥好这些优势。同时,优势与劣势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把握优势,抢抓机遇,立言立行,善做善成,莫等优势变劣势。
加强发展定位研究。弯道能超车,要看我们能不能错开车位、畅通前进大道。跟在先进的后边,速度再快也只能亦步亦趋,无法超车。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担负好自己的使命,不偏离方向?省委明确提出了“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命题。当前,要突出“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具有自身特色、适合信阳市情的发展定位;要适应新常态、新任务、新要求,及时根据中央和省委总体部署,对发展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围绕错位发展、弯道超车来定好位,更好地释放潜能,更好地融入全局,更好地加快发展。
加强主攻方向研究。弯道能超车,方向要找准,方向不正确,则南辕北撤,适得其反。主攻方向,就是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是能迅速有效地利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处于生产联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信阳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主导产业则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全面了解全市各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找准培育主导产业的阶段性着力点,研究各大主导产业的主攻方向,追求每个“战役”的最佳“战果”。认准目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加强重大项目研究。弯道能超车,在于关键时刻能加油提速。提速要靠强劲的动力,重大项目无疑是支撑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奠定信阳长远发展的“加速器”。信阳要全面实施“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战略,必须靠一批重大项目作支撑。要将宏大的发展构想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要重点围绕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谋划开工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着力发展一批千亿元、百亿元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围绕“十三五”规划,超前谋划一批能够进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的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性工程项目。要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研究,让谋划项目、推进项目、建设项目的思路更广、力度更大、办法更多。
加强保障措施研究。弯道能超车,保障要有力。省委强调“六大保障”,是保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实现加快发展、后来居上,更要在保障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市委召开了40多次产业集聚区攻坚督导例会,解决的大部分问题是发展保障问题。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长新本领。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细化强化落实开放、改革、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和谐、干部队伍等六个保障的具体措施,力争在统筹推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时不我待,重任只争朝夕。只要我们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就一定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推动信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原更出彩贡献信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