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才能真正打好翻身仗。教育是民生中的最大民生。人人有学上、人人有书读,做到“学有所教”,是社会公平的最基本要求。要切实解决好就学难问题,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二要把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得更好。要聚焦教学质量。既要立足现实,坚定不移地把教学质量抓上去,把学生成绩抓上去,又要着眼长远,毫不动摇地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保证教育公平。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着力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方法,加快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让所有孩子特别是特殊群体学生都能就近就便上到学、上好学。要保障学校安全。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车管理,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危害师生权益和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三要把尊师重教的实事抓得更实。要树立重视教育、关爱教师的良好风气,真心实意地为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多办实事好事。要更多一份重视。始终把教育工作摆上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对教育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教师要多关心、多支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村教育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更多一份支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认真落实和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积极解决广大教师的实际困难,努力为教育和教师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要引导全社会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形成家庭重视教育、社会关心教育、企业资助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更多一份关爱。大力宣传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尊师重教模范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爱戴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育成为最有影响的行业,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教育部门也要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乔新江指出,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教师。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价值取向、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一要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践行者。牢固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坚定的职业操守,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二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博学之师。三要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带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引领社会风尚和时代进步潮流,以自身的师表风范和人格修养带动社会风气的改善。

乔新江最后强调,信阳发展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信阳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再铸辉煌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