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省委书记郭庚茂对信阳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他指出,当前信阳要抢抓机遇,抓住电子信息、现代家居和国际商贸城建设三件事。贯彻郭庚茂书记讲话精神,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努力办好这“三件大事”,不断壮大主导产业,使之成为转型升级的产业突破口、招商引资的“凤凰栖息地”、劳力转移的就业主渠道、信阳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办好“三件大事”要持续招大引强。无论是突出“一个载体”,还是统筹“两个转移”,都需要有强大的产业体系作支撑,而招大引强则是构建强大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招大引强,就要发挥优势,利用好承接产业转移这个最大的机遇,坚持“四一”招商行动,招引有巨大拉动作用、有重大贡献率,具备形成产业集群吸引力的重量级大项目、大企业。当前,信阳主城区三大产业谋求招大引强新突破的条件与时机已经成熟。要站位全球,放开手脚,寻找项目源,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大型央企,认真研究其战略布局和投资意愿,筛选符合电子信息、现代家居和商贸物流的大项目,主动出击,尽快实现新突破。尤其要对有潜质成为龙头企业的成长性企业,下功夫予以支持、培育,使其尽快发挥引领作用。
努力办好“三件大事”要持续延链补链。产业链体现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办好“三件大事”,务必要围绕主导产业,在其上下游、左右链、高低端发展配套项目,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促进产业的集约集群集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在一个产业集聚区内,单个企业互不关联,孤军作战,就很难生存,甚至会很快垮掉。产业链条使企业联系更加紧密,“你的车间就是他的仓库”,既有利于企业、产业的快速壮大,又能够助力产业集聚区招大商引强企。被郭庚茂书记誉为“无中生有”典范的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就是通过集群引进、延链补链,初步形成了智能显示终端产业链、智能通信终端产业链、电声元器件产业链、数码影音产业链,一批“信阳制造”横空出世,填补了“河南空白”。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信阳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还是初级的,链条还不是很长,链接还不是很强,延链补链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真正形成集群集聚效应。
努力办好“三件大事”要持续扩规模、提层次。目前,这三个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很低,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元产业集群还没有,个别产业正在向超百亿元产业集群靠拢,与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相比差距很大。一方面,我们必须知难而进、穷且弥坚,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对重大引进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开工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规模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在提升产业层次上下功夫。转型升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下转02版)努力办好“三件大事”
(上接01版)当前工作重心就是要在产业优化升级与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科学发展。要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发展手机、家居、物流产业研发中心,最大可能地促进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三大产业上层次、上台阶。
招大引强,延链补链,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努力办好了“三件大事”,就能以此为示范,带动全市各个产业集聚区百花齐放、百业振兴。“三件大事”是中心城区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各县区也要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瞄准一至两件自己的大事,切实把主导产业做细、做实、做大、做强,最终成长为支柱产业,形成信阳弯道超车的合力,持续打好翻身仗。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只要我们抗住风险、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加快发展,一定能够后来居上,攀上“摩天岭”、占领制高点,实现弯道超车,为“四个河南”建设出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