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山淮水,悠悠千载,岁月如歌,古韵绵长。千古中华第一县——息县,这块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勤劳朴实的息州儿女,更成就了一所巍巍学府——息县二高。
息县二高是一所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省级园林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第四批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校园环境优美,四时之木长青,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突出,现有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87人,在岗教师283人。
近年来,息县二高不断发扬厚重的文化传统,并把这种文化融进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之中,培育了浓郁而独特的校园文化,谱写了息县教育的华美篇章。
积极向善的校园文化
朱永新教授说:“文化,为学校立魂。”息县二高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再一次印证了一句话:一流的管理靠文化。
息县二高以“三个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整体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文化建设,优化教书育人环境,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整个校园处处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充满蓬勃生机。奋进的息县二高正朝着学子求学憧憬的圣地、教师安居乐业的福地、社会崇敬仰慕的高地这一愿景奋进,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映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息县二高校园的一楼一房、一墙一石、一草一木都发挥育人的功能。
在学校每栋高大建筑醒目的位置上都有楼名、校训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励志标语,对教室文化统一标准,对寝室有统一的“三线一面”(洗漱物品摆放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床上物品摆放一条线,地面干净如镜面)要求,对校园的主干道都命以诗意化的名字,对餐厅文化也有专门的设计,在教师办公室、小会议室张贴彰显息县二高精神的励志对联和标语。
不断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学校文化墙、文化展板、文化石刻、文化橱窗、文化牌匾、文化路牌、校园广播和校园黑板报等,体现学校文化、宣传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增加二高的文化厚度和底蕴,使之走上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永葆学校青春的道路。
该校在县城东大街二高路安装高亮电子屏,除了作为二高的明显标识以外,还以此为窗口,将二高的办学理念、校园活动、模范人物、欢迎标语、励志标语、传统文化名言等滚动播出,更增强了二高文化的现代气息。
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息县二高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考风,简称“一训五风”,是一代代二高人办学思想的结晶,是一代代二高人管理精神的凝聚。息县二高的校训是:“尚德启智 博学笃行”。为让广大师生真正理解校训的深刻内涵,该校把校训释义制作成展板,进行详细解析,让每一个二高人都知道其深层文化内涵。
校歌、校徽、校旗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息县二高校歌《争做息州好儿男》,节奏铿锵有力,歌词昂扬向上,催人奋进,表达了自强不息、拼搏竞先的二高精神。校徽的设计与确立,将校徽文化内涵公之于众,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建议和意见,让校徽彰显学校人文管理、服务育人、积极进取的文化含义。
近年来,息县二高发展迅猛,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提出了息县二高发展愿景:“成为学子求学憧憬的圣地、教师安居乐业的福地、社会崇敬仰慕的高地”,充分体现了二高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整体发展的“三个发展”办学指导思想。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息县二高领导班子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又提出了新的办学思想:创新管理,培养名师,办出特色,提升品位。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该校办学文化,而且更表明了该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教师文化
国家督学成尚荣曾说:“学校文化关键在于‘人化’,也就是更注重人的发展。”息县二高树立“领导即服务、管理即服务、教育即服务”的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突出人本管理的主体性地位。
校领导做表率。该校领导尤其是校长是办学思想的宣传者、实践者。在办学过程中,他们经常反思和检验决策是否围绕并尊重“人”这一要素,是否以教师为中心,是否体现以教师为本,重视和强调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让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
该校领导班子敢于向全体教职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表率,身先士卒,走在群众前面,廉政勤政。大事小事群策群力,集体研究,共同决策。实现走动式管理,走进办公室,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走进餐厅,走进学生,走进教师。了解师生所思,了解师生所需,解决师生所困,解决师生所求。
该校领导班子一直带头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加强自律,给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人格与尊严,以德治校,以人格的魅力和力量使教师信任、信服。在校长办公会和行政例会上,不但有工作情况通报,有思想交流,有个人工作反思,而且还有领导班子读书心得。
加强师德教育。该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线,弘扬人民教师无私奉献、拼搏争先的光荣传统。
息县二高坚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师德师风建设八项规定》,制定完善《息县二高班主任工作三项禁令》、《息县二高教师“十不”行为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四种形象:博才多识的学者形象,为人师表的楷模形象,爱生如子的慈母形象,崇教敬业的红烛形象。
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息县二高注重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与创新”的平台,促进每个教师都自然发展。开展争创“月度人物”、“年度人物”、“月度优秀班集体”活动,树立榜样,树立典型;开展青年教师读书、写作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彰显文化内涵;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抓好传帮带,营造谦虚谨慎、向上乐学的学习氛围;开展每周一次的三课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引领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引导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开展教职工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迎元旦卡拉ok大赛等系列教师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为实施名师工程,息县二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赛课活动,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高效课堂大比武,青年教师达标课,青年教师观摩课,每周赛课不断,每期至少一次大比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该校广大青年教师得到锻炼成长,一批优秀教师也脱颖而出。教师一旦成熟,该校就不失时机地将他们推到县、市、省甚至更高级别的大赛舞台,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近年来,二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在各种类型赛事中捷报频传,大奖不断。2007年至今,已有10位教师荣获“息县十大名牌教师”称号。2008年至今,已有9位教师先后荣获省级大赛一等奖。
与此同时,息县二高积极构建学习型文化组织。除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外,该校还组建四个教师文化团队:青年教师读书小组,青年教师写作小组,青年教师教研实验小组,青年教师德育实验小组。这些小组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谦虚好学,积极进取,事业心强,爱岗乐群,胸怀教育,不计得失,他们已成为该校优秀青年教师的代表,已成为学校先进文化的代表。
在二高,校有校训,每个备课组也都有自己的组训。该校注重引领备课组文化建设,每个备课组也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并有详细的组训释义,揭示备课组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彰显备课组的优秀团队精神。
该校还组织教师参与培训,走出去请进来,接受专家先进的文化理念。促使教师在专家引领下进行自我反思,做终身学习的典型代表,以教师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
青年教师成长迅速,理论得以提升,专业得到发展,个人得到发展。近年,息县二高有多位青年教师有幸受邀成为息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家主讲团成员,并得到参训教师的广泛好评。
建设健全人格、重在养成的学生文化
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将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动上自律,交往中自强。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息县二高经常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办好黑板报,创办英语角,开辟名言警句栏,开展唱班歌比赛活动,制订班级誓词、班歌、班训,规范座右铭,成功举办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该校开展规范月主题活动,坚持周一早集会制度,通过召开学生干部大会、女生大会、励志报告会、往返60华里远足活动、各种层次的座谈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养成教育,深化精细化管理,不断营造舆论环境,引导学生不断成长、成人成才,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为提升管理水平,息县二高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规范、细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生身心健康,积极乐观,阳光自信,品行端正,志趣高雅,养成教育成效显著。“四零”(上课零走神、课间零打闹、自习零说话、个人零违纪)、“四候”(候课、候会、候操、候寝)、“四本”(文摘本、精典习题本、纠错本、作业本)、“四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科学规范,精细有效,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民主和谐文化氛围的应有之义。息县二高关注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服务学生,师生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增加信任。在融洽民主、和谐平等的交流文化氛围中,师生主动交流,积极沟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文化为魂,教育为本。息县二高渐具特色的文化建设犹如一股股柔柔的春风,一场场暖暖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走进了校园的角角落落,带来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教研教改成效显著,高考成绩年年翻番。该校高考已经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良性循环,一本进线人数增长迅猛,2007年至2014年,曾连续三年荣获县“高考突出进步奖”,连续七年受到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先后荣获信阳市2009、2010、2012年度普通高中教育先进奖,2013年高考在全市同级同类学校中荣获本科进线人数、本一进线人数、本一提升人数三项第一,2013年荣获信阳市普通高中教育先进学校一等奖,2014年高考,各批次进线人数较去年均有明显增加,特别是理科308班,一个班本一进线突破40人,创造了息县单班本一过线人数最多的新纪录。
息县二高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一个基础薄弱的学校发展成为息县高中教育的窗口学校,这种现象被息县教育界和其他兄弟学校称之为“二高现象”。2013年教师节前夕,息县县委书记余运德在回顾息县二高这种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时,将之概括为“扎实肯干,改革创新,勇于争先,自强不息”的十六字“息县二高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息县二高新一届领导班子将秉承“息县二高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和谐发展,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得到发展,学校整体得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优势,向着美好的“三地愿景”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