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馨月
9月3日上午7点30分,在信阳市第三小学的门口,一个小女孩抱着妈妈的腿大声哭闹,在门口维持秩序的值班老师耐心劝解道:“娇娇已经是上一年级的大孩子了,要勇敢。你看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只送到校门口,娇娇也能做到的,是不是?”老师和蔼的劝告让娇娇的情绪渐渐平复了,她终于肯背上书包自己走进学校。
记者看到,不断有送孩子走入校门的家长被拦住,在门口值班的老师告诉家长:“家长只能送到门口,不要跟孩子去教室,一年级的孩子也是一样,请遵守学校的规定。”家长们站在校门口,渐渐形成了一道人墙。记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了解到,这些大都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一位姓田的女士说:“今天是开学第二天,孩子还小,真担心她不适应,想把她安顿好了再走的,结果学校不让进去。”王女士的女儿则让人比较省心,只见小姑娘到校门口背上书包,回头甜甜地冲妈妈一笑说:“妈妈今天下班早点来接我!”然后欢快地奔向教室了。王女士一边目送女儿一边说:“我这个女儿比较喜欢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她觉得上学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所以并不怎么黏我。我觉得学校不让家长进校门这个做法很好,可以让孩子尽早适应学校的环境,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有好处。”另一位姓马的先生告诉记者:“今天本来打算送儿子进去的,不知道学校不让家长进去,就被拦在外面了。学校这样做我们也能理解,家长都进入学校,也不便于学校的安全管理,这也是为孩子们负责,我们家长也需要适应。”
随后,就家长不许送孩子入校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在校门口的值班老师,她告诉记者校方这样做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如果让家长送学生入校,学校人员混杂,影响教学秩序,也不方便安全管理。孩子入了校门,校方就要为孩子的安全负责,有的孩子还小,万一被陌生人牵走,后果不堪设想。学校的每个教学楼前都有老师负责引导孩子们入班,家长们不必担心。另一方面,孩子入小学,就要渐渐融入班级,学会遵守纪律,学会学习,学会与同学相处,培养起一种独立意识。要是孩子一直太依赖家长,不愿脱离父母的怀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可以说让孩子学会自己从校门走向教室,是孩子学会独立的第一步。正如三小校门口挂着的标语牌上所写:“家长请止步,留几步给孩子,他的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