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省委书记郭庚茂最近在深入我市基层调研和听取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信阳整体工作势头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如火如荼,结构调整取得显著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社会局面总体稳定。他强调,信阳作为发展基础薄弱的地区,务必要注重规律、抢抓机遇,后来居上、弯道超车,打好翻身仗。省委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加快发展提出新的希望和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把握实质,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贯彻省委书记郭庚茂重要讲话精神,就要遵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考虑,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结合信阳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再加一把劲,持续打好翻身仗。在近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郭庚茂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奋发有为、持续打好翻身仗”的明确要求,为全市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动力。

奋发有为、持续打好翻身仗,必须突出“一个载体”。

突出“一个载体”,首先要厘清这一载体的科学内涵。“一个载体”就是指产业集聚区,也包括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这三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其基础是产业集聚区。我们必须以产业集聚区的良性发展带动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的发展,以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的发展促进招商引资,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和更全面的产业支撑,实现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突出“一个载体”,必须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继续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我们也已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全市产业集聚区生机勃勃,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提供了强力支撑。

突出“一个载体”,必须加快构建“四个体系”。“四个体系”就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三个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城乡体系,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有业可就、有钱可赚,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努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向创新要出路,向创新要效益。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主要是构建高层次的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培育新兴交易市场,实现商业领域更方便、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突出“一个载体”,对于信阳发展来说,意义极其重大。我们要更加注重“一个载体”建设,更加注重“一个载体”、“四个体系”综合协调发展,万众一心,奋发有为,为持续打好翻身仗凝聚力量,让信阳在“四个河南”建设中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