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绿色之城,生态良好,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是一座红色之城,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享有“红旗不倒”的赞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然闲适,和谐安康。

8月25日至26日,本刊采访组走进这座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走上街头巷尾,走进乡村、社区、住户,用脚步、用镜头、用笔端探寻和记录平安商城创建之道。

关键词:深化便民服务

“商城县针对基层办事难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在乡镇和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整合乡镇下属站所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在村(居)委会实行村民服务代办制,由村级代办员对村民服务事项提供全程代办,方便了群众办事,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商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功介绍道。

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服务、一班人马负责、一个流程办理”的运行机制,商城县乡村便民服务工作,让办事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赤城办事处培山村党支部书记何善明说:“村民有时候只需把应办理事项的相关材料交给俺,由俺来跑腿就能帮他们办成事儿哩。”

经过两年多持续规范运行,商城县便民服务工作逐渐打造出了品牌,建成了具有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宣传政策、政务公开、受理信访、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转变作风、提升形象十个功能的平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老百姓的事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了,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永侠如是说。

关键词:化解社会矛盾

商城县全县上下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明确提出“发展搞不好,就是不优秀;稳定搞不好,就是不称职”的理念,各级领导干部都把维稳工作放在心中、抓在手中。

据介绍,商城县委政法委及综治相关部门每月召开排查例会,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并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领域,建立了18个专业调解组织。积极协调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

各责任部门把实施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全县各级、各部门重大决策、重要项目、重大改革实施的前置条件和刚性门槛。

关键词:健全防控体系

商城县汽车站附近的一家副食店里,忙着整理货品的店员师友泽对记者说:“看,对面就是汽车站,过去俺们这一带经常丢东西,如今巡逻岗亭就在不远处,又有视频监控,巡防员也来回走动,电动车停在门口就算忘了上锁也不用担心丢失。俺媳妇儿有时候一个人守着店铺到凌晨一两点钟也不害怕,安全得很!”

商城县连续两年将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列为全县“双十工程”之一,县财政先后投入1700余万元安装了11个高清智能即时抓拍卡口和100个高清球型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主要路口、重点街道、重点部位广覆盖。全县重点单位、要害部门、公共场所等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2013年,全县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查破案件212起,交通违章同比下降38%。

采取“政府组建、综治主管、公安代管、乡镇协助、科技监管、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商城县城区组建了50人的治安巡防大队。在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指导下,治安巡防大队将城区分为6个网格化巡区,确定重点巡防点和巡防线路,责任到人,坚持24小时不间断网格化巡逻。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有力防范了违法犯罪,今年上半年,商城县城区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8.9%,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2.1%。

群众亲切地称呼治安巡防大队为商城县的“雷锋班”、“好八连”。

关键词:整治治安问题

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是平安建设“肌体”上的“肿瘤”,也是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直接“杀手”。近两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按照“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治理哪里”的要求,商城县综治委成员单位先后组织开展了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网吧经营秩序整治、载人机动三轮车整治、违法违规车辆整治、重症精神障碍患者排查救治等工作,净化了社会环境,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

2013年年底省、信阳市“两率”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公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在全市排名靠前。今年,该县县乡两级共排查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29个,其中县挂牌整治7个、乡镇挂牌整治22个。

关键词:“五个一”平安村

今年以来,循着“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商城县深入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以小平安累积大平安,以基层平安促进全县平安。

市综治委开展以“建立一支义务巡逻队、配齐一套巡逻装备、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一块法制平安宣传阵地、健全一套矛盾化解机制和治安重点人联系预案”为内容的平安村建设“五个一”活动以来,商城县综治委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县委常委会汇报,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今年首批在100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开展“五个一”活动,计划建成5星级平安村10个、4星级平安村10个、3星级平安村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