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 浩 吴晓睿)8月26日,瞅着田里长势旺盛的3000亩水稻,淮滨县种田大户张明勤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这么旱的天,庄稼能长这么好,多亏了淮河上的老旧电灌站啊。”

张明勤所说的老旧电灌站在淮滨县有86座,它们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设备老化,渠系损毁,甚至荒废,不能正常发挥灌溉能力。今年以来,该县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摸底调查,把整修86座沿河老旧电灌站作为今年全县的重点工程和践行群众路线立行立改的事项来抓。县委主要领导曾在调研时说:“咱不能守着四条龙(河)还受旱,一定要把水利设施建好,为国家保粮,为农民保丰收。”

结合全县电灌站实际,该县通过财政投资、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整修资金800多万元,对沿河电灌站重新设计、修缮。6月底,86座电灌站全部整修改造完毕,汩汩河水流入万亩良田。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好水利设施才是保粮保丰收的关键。我们将老旧电灌站重新利用起来,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创造了新效益,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一举两得。”该县政府负责人说,“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水利设施,为我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