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郑州8月22日电(记者 郭久辉)“刷刷刷……”豆大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近日,在河南省中牟县官渡镇魏寨村,一场由电脑精确控制的“中雨”如期而至,炎炎烈日炙烤下的花生秧苗,畅快地沐浴着甘霖。
“根据土壤墒情,俺只要在电脑里输入指令,‘雨水’就从一排排的喷灌桩里喷出,需下多大就下多大。”村民李永强在控制室里满脸自豪地说。
有收无收在于水。虽然今年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干旱,较常年同期降水偏少近五成,但是,中牟县有旱情却无旱灾,这得益于该县多年来大力实施的“民生水利”工程。
中牟县是河南省惟一连续23年荣获水利建设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的农业县。多年来,中牟县坚持实施农田节水改造、机井升级改造、防汛抗旱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保持了大旱之年稳增收。
2010年以来,中牟县在实施抗旱应急工程建设中,重点推广以农田灌溉智能管理系统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水井上安装射频IC卡,控制出水,在田间安装地埋管或喷灌设施,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
黄店镇前杜村村民李长宝说:“过去要两三个棒劳力拉着柴油机抽水浇地,现在浇地只需把磁卡插进井房的机器里一刷就行了;以前用柴油机抽水浇地,浇一次最少需要20元,现在一亩地浇一次只需要7元左右。省力又省钱。”
据介绍,近年来,中牟县累计投入两亿多元,用于打井,建护井工程,安装射频IC卡智能控制系统,使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97万亩。目前,中牟县共有各类机电井29000余眼,井灌面积达53万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