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靖 曹新俊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水稻收获的时节,潢川县魏岗乡张楼村农民陈志海已经准备迎接新的丰收年了。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今年中度干旱的天气,他显得一点也不着急,自信满满地预言道:“今年我家每亩稻田可产水稻1100斤,平均每亩将增产200斤呐。”
不仅是张楼村,远离张楼村的罗山县东铺镇龙泉村的水稻长势同样生机勃勃。昨日,记者在那里看到,纵横的水渠里依然清水流淌,大部分水稻已经开始抽穗,抽出来的穗都是饱满的。
常言道,水稻的丰收离不开充足的水源。但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降水持续偏少,一度旱情较重。“今年虽比去年降水多,但较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739毫米偏少16.9%,据统计,全市受旱(轻旱)面积最大时(8月4日)达17.85万亩,重旱面积最大时(7月31日)达1.9万亩。”信阳市防汛办公室主任张金斌说,我市已遭遇连续5年干旱。
“干旱天气稻田不干旱,靠的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阳市水利局农水科负责人介绍说。
陈志海家的26亩稻田距离潢川县邓店灌区很近,水源充足,能够随时灌溉。“从今年1月份开始,灌区就给俺家田地放水了,如果不是靠灌区灌溉用水,遇到今年这样的天气,肯定会大减产。”陈志海说。
同样,罗山县东铺镇龙泉村共有耕地3549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今年虽有降雨,但没有形成有效径流,全村部分土地为沙土地,需水量大,旱情依然严重。”龙泉村村支部书记陈松静介绍说,多亏灌区技改项目的实施,南湾灌区及时利用渠首的存水进行了两次补水灌溉,全村灌溉水稻田2549亩,灌溉周期比往年缩短了3天,每亩还节水88立方米,降低水费4.22元,村民农田用水不用愁了。
记者了解到,我市大型灌区多数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或70年代初,部分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逐年衰减。自2009年起,南湾、鲇鱼山、石山口、泼河灌区相继进行配套设施及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解决了灌区工程“卡脖子”险工问题,减少了渠道渗漏,完善了建筑物配套设施,提高了灌区调配水能力和节水能力,更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农水灌溉效益。
今年,我市南湾、鲇鱼山、泼河和石山口4座大型灌区,依托所在的大型水库为水源地,自5月初至8月中旬灌溉总水量达2.84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13.5万亩。四大灌区为我市平桥、罗山、息县、光山、潢川、商城6个县(区)及固始县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灌溉水源,在水稻育秧插秧、抽穗灌浆关键时期大流量灌溉供水,使得灌区内水稻长势良好,呈现一片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