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 浩
“统计工作的生命在于数据质量,要在数据的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上下功夫,严把统计数据质量关;统计工作的活力在于创新,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牢牢把握统计工作主动权。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建设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统计调查对象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不断拓展统计范围、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变革统计生产方式、改进统计工作作风,为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日前,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市统计局扎实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同时,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市统计局将边学边查边改贯穿始终,以提升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为重点,做到及时有效整改。
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张雨说,全市统计系统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强烈的改革使命感,站位全局,服务大局,多措并举确保真实统计。完善制度建设。市统计局党组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九类十个主要数据质量控制办法,从制度、机制上治理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打造“三公”统计。建立全市主要统计数据上下联审、市局会审制度,对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数据进行联审认定,强化主要专业数据质量管理,做到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努力推进统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今年抽选最具综合性、最能反映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GDP核算作为试点专业,坚持“以公开为前提、公正为根本、公平为保障”,构建“三公”平台,受到市委书记郭瑞民的充分肯定。加大督察力度。今年以来,市统计局先后多次派人到县区开展统计督察,有效解决存在问题,夯实基层统计基础。
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方面,张雨介绍,市统计局始终坚持以构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引领,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社会公众、调查对象和统计基层。增强统计监测能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形势分析的频率和力度,做到及时有效监测。强化专项调查研究,围绕全市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短、平、快的专项调查,快速反应,快出成果,及时形成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加大服务基层力度。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确定一家基层单位或产业集聚区企业作为联系点,定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加大对统计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全市“五区”统计业务培训班,在全市各县区大力开展工业统计业务培训,提升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
张雨表示,市统计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和创新精神,为全市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和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切实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