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孙明江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入伍已是第四个年头,自己也由当初的青年学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中尉军官。村里的人都说我当兵有出息了,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人都夸我,更是一起毕业同学们眼中的大“明星”。

回首走过的军旅之路,有一点我感触最深,那就是作为地方大学生,我们怀揣着从军报国的梦想走进火热军营,不仅要敢于有梦,而且要勇于追梦,更要勤于圆梦,真正用梦想点燃青春、指引航向、激发动力、成就事业。

我是商城县双椿铺镇人,小时候常听到大人们给我讲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金刚台红军洞的故事,受他们的影响,从小就崇拜军人。正是有了这份醇厚的军人情结,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放弃了在私企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投笔从戎,成为家中第八位军人。

刚到部队时,新兵连紧张的每一天都随着晚点名的结束才结束,晚上睡觉还要竖着一只耳朵,生怕紧急集合时出丑难看。艰苦紧张的训练,让我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再苦再累的训练还算吃得消,可无处不在的严格管理,让人觉得处处约束,开饭带队齐步走,拐弯还要拐直角,集合站队要唱歌,放个牙刷要朝一个面,就连上厕所都要请假。

更让人觉得失落的是,这里没有所谓学历上的“特殊照顾”,所有人员一视同仁。我们一起的3个大学生士兵中,我和另一个完成了本科学业,还有1个是大专毕业。最受打击的是,在我们一个新兵连中,竟然有好几个初中学历的战友,和他们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学学历不就多余了吗?

思绪如麻的我眼前闪现出一幕幕参军时的情景,同学的祝福、瞒着父母要历练自己的决心、想成为军官的梦想……这一切都需要我的行动和成绩来证明。

参军,不就是要历练自己的意志吗?不就是要在这常人难以适应的生活中证明自己吗?已经到了这里,就必须要坚持到底,不能让大学的同学说我只适合在私企打工啊!来到部队就这样被淘汰了,将来我怎样面对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适应能力,我咬牙给自己打气,别人都能坚持到底,我为什么不行?

可事实不那么简单。队列训练、战术训练和跑3公里我还跟得上,而那头疼的单双杠和仰卧起坐是我的弱点。为了达到新兵连的要求,我经常加班加点训练。可无论使多大劲、用多大功还是没用,班长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单双杠训练不单是胳膊用劲儿,而是全身协作的巧劲儿。”

在班长的帮助下,我终于能做单双杠训练了。训练时间长了,仰卧起坐也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新兵下连前,我以优秀成绩考核达标,被评为优秀新兵,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被任命为副班长。

2012年9月,我作为优秀大学生士兵直接提干了。在我们基层,有这样一句流行语:你的迷彩服沾有多少泥巴,你的收获就会有多大;你流的汗水有多少,你的成才路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