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宿堂 秦 杰 陈二厚

赵 超 刘 铮 王 宇

一个伟大民族,总是在闯关夺隘中迸发勇气;

一个泱泱大国,只能在开拓奋进中成就梦想。

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迎大考。

从年初经济形势迷雾重重到年中的曙光初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沉着应对,以坚定的科学发展理念和高超的全局驾驭能力,交出令世界瞩目的答卷——

经济增速平稳合理,深化改革屡破坚冰,转型升级再上台阶,社会政策扎实兜底,民生改善深入细微。

掌舵沉稳裕如,知难勇毅向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前,中国发展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这是来之不易的成就——全球经济疲弱,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骤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沉着的战略定力,引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平稳运行

盛夏,广东东莞的马路渐渐忙碌起来,一车车工业原料运送到各个工厂,加工成箱包、玩具等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目前工厂订单明显上升。”东莞斯迈特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镜福说。

几个月前,景况却大相径庭。一季度中国外贸遭遇“倒春寒”:出口同比下降6.1%。宏观数据也不乐观:经济增速7.4%,跌入6个季度来的“谷底”。体现在一些具体的企业,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乍暖还寒时节,伴随中国经济列车减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

实体经济成本高企,利润下滑,融资难、融资贵凸显;

部分城市房地产量价齐跌,步入调整期的房地产业,不断冲击社会神经;

投资马车动力衰减,企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走低;

一些地方融资平台负债率上升。金融产品风险日渐暴露,下行压力持续向金融体系传导……

与此同时,唱衰中国的声音在海外舆论中不绝于耳。“经济硬着陆论”、“金融风险爆发论”、“改革缓慢论”、“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

怎么看待中国经济2014年开局?如何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大势?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善弈者谋势。”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局——

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经济增长乏力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资源,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审视国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既要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又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主动权。

“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政府清楚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又要进行改革,并且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非常微妙的平衡。”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如此评价。

把握大势就能保持定力。

春天的北京,和风徐来。4月25日,面对一张外界看来“刺眼”的成绩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作出3个重要判断:

——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就业形势总体较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增长持续快于第二产业,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行业增速回落较多;

——各方面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有力推进。

这次被舆论称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会议,用一个“稳”字向海内外释放出鲜明的政策信息——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坚持现有政策基调。

中原五月,草木繁盛。半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审时度势方能成竹在胸。

“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瞄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风险化解”等多重目标,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密集出台,一项项改革举措相继部署,着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和和谐稳定。

大政既定,三军疾进。今年前7个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2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放管结合到定向调控,从优化结构到民生兜底,一项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中国策”不断推出,滋润中国经济,助力深化改革。

7月中旬,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一抹亮色展现天际——新鲜出炉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增速高出一季度0.1个百分点,打消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失速的担忧。

与此前普遍下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多家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国增长预期,汇丰银行上调中国2014年GDP增速估值0.1个百分点,达7.5%,花旗银行将预期从7.3%上调至7.5%。

经济观察家从增长数字背后读出了更多的内涵和更重的“分量”——

这是结构改善的增长。上半年,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钢铁、电解铝行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8.4%、31%;服务业增长速度为8%,比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

这是有助于生态环境好转的增长。上半年,能源消费保持较低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各项减排工程如期推进,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这是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的增长。上半年,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投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统筹推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保障房开工530万套。

决策来自实践,政策指导发展。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一系列信息让海内外极为关切——

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发挥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优化财政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更有经济学家将这种新风格和新思路归纳为“定力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不把速度看得过重,不把心思都锁定在速度上。结构优化了,风险隐患排除了,速度可以再上来。

——面对短期经济增速的小波动,不必大惊小怪、草木皆兵,要有战略定力,看阶段、看长远。

经济形势风云激荡,改革大潮不可阻挡。历史必将铭记中国发展中这个耐人寻味的节点——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正开始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选择挥别,不再简单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我们选择进发,让中国经济巨人更加稳健向前。

这是化解难题的智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有进、改革创新,坚定推动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10%以上的贷款实际利率,对应的却是5%多一点的工业平均利润率。而这,是随处可见的现实状况。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利润低、融资贵问题更为突出。而与此同时,货币信贷总量屡创新高,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已突破120万亿元大关。

警戒线上再开闸放水,后果不堪设想。而继续关紧闸门,实体经济则会失血。

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考验着中央宏观调控决策者的应对能力。既要直击病灶,又不给长远发展留后遗症。

化解难题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精准的拿捏。在一次次深入调研中,在一个个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要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应对之策让人耳目一新。

实施定向调控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就是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更多运用改革办法,不仅稳增长,也要调结构,既利当前更惠长远。

面对纷纭复杂的市场变局,中央宏观调控没有采用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定向降准、精准滴灌,在让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获得急需资金支持的同时,保持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调控政策的副作用。

找准靶心才会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例,今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5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企业融资问题;仅从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一个多月时间里,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密集出台了定向降准、调整存贷比口径、设立循环贷款等一连串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办法。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7%,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年年调,今年大不一样。以前注重总量政策,频频调整方向。现在注重定向调控、精准发力,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新特征已经显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看不清楚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总基调没变的情况下,二季度经济增速能够回升、结构能够改善。

去年刚大学毕业的小伟,和老同学开办了一家小微企业。一年本应缴纳1.6万元企业所得税,但今年国家新出台政策,公司享受到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一下减少了8000元的税负。

“支持实体经济见效最快的是减税,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月销售额2万元以内的企业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等措施,受到了企业普遍欢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荣剑英说。

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以中西部为主的全国铁路投资规模创新高……

没有大张旗鼓地转变基调,而是不动声色地精准施策,以“微刺激”应对下行压力,用定向发力促进结构调整——细心观察的人们发现,这正是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的深层次原因。

应对“三期叠加”新局面,宏观调控要创新,结构调整要强化。调控加调整,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力,才能真正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许多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为了绿水青山,我们忍痛炸掉水泥厂,砸掉饭碗重新来过。”河北省鹿泉市一家水泥厂负责人齐法廷说。经过今年2月和去年底的两次拆除,鹿泉市所在的石家庄市削减了水泥总产能的四成。河北上半年经济增速受到了明显影响,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却因倒逼而迈出关键一步。

“过去30多年,我们更多的是‘速度型’干部,大家摩拳擦掌‘5+2’、‘白加黑’上项目、搞GDP。现在增速下台阶了,转方式、调结构更为重要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各地区各部门发展的“指挥棒”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在中国大地上,一场波及每个角落的变革正在有力推进。进退、增减之中,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触及并开始化解:今年国家将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这是咬紧牙关的决心,也是承受阵痛的坚定——结构不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就有硬着陆的可能。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却是十分痛苦的过程,不仅关系到税收、就业,而且涉及银行贷款、接替产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场非常艰难的硬仗。

该退,就壮士断腕;该进,则全力挺进。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加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继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后,这一好势头在今年上半年继续攀升,占比提升至46.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三产超二产,淘汰落后产能,我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结构调整标志性突破,都在近来变成了现实。”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指出,这些结构上的重大优化,是在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反弹0.1个百分点的前提下实现的,充分说明宏观调控创新和结构调整深化得到了有机结合。

德国《世界报》报道说,中国正处于根本变革之中:将从制造业国家转变为服务业国家。转型的初步成效已越发明显。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更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随后不久,在面向两院院士发表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为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安排,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规模得到成倍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设立,更有效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这是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的深谋远虑。

这是顺应潮流、实现腾飞的根本之策。

布好科技关键子,下好创新先手棋,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中国产业结构就一定能够迎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崭新格局。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正驶入面向未来的新航道。

这是远近兼顾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蹄疾而步稳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硬着陆’等悲观预言总是围绕中国左右。面对这些不利猜测,中国并不在意,只是专注于自己的重要事务:改革。”智利美洲经济网站刊载《中国用改革驱散悲观预言》,这样评价当下中国。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时光刚刚过半,却足以在中国改革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十几天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项从制度上打破几十年来城乡分割壁垒的改革,甫一面世,立即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冲击波,被视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此前一个多月时间,从民营资本获批打破垄断进军银行业,到盘桓不前的国企改革打破僵局启动试点;从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到多年未有突破的公车改革正式“上路”……一系列多年想改而未改的重大举措,石破天惊般推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克难关、锐意进取,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实现一系列历史性突破。

“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为几十年来所未有。”网民如此评价。舆论普遍认为,这些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央深化改革言必信、行必果的决心。

重大决策背后,体现出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应对“三期叠加”阶段的新挑战,必须用改革这一有力武器杀出血路。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深化改革全方位立体展开: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内生动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放开市场准入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

——顺应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把握新的历史机遇,需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补齐医疗、社保、教育等发展短板,让更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需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1月22日,中南海怀仁堂,被海外称为中国“最高改革中枢”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强调,要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

时隔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了今年改革的任务和重点。他强调,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3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就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方案进行审议。

半年时间,3次会议,持续推进。不但确定了全年改革重点任务,出台部分领域改革实施方案,还细化了重大领域改革举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这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制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正在从体制机制上得到破解。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4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勇于进取,敢于克坚。

“根据以往历史规律,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发展与改革往往会彼此割裂,形成发展重走老路、改革停滞不前的局面。”二十国集团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认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不但没有暂缓改革,前进脚步反而越走越快,改革成为发展的常态,彰显新一届领导集体让发展和改革互动的鲜明理念。

经济学家认为,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财税体制改革、公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今天得以强势推进,在彰显党中央锐意改革的同时,也为中国发展积蓄内力、强筋壮骨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改革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是中国经济一系列弊端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月26日,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久前,当得知申办公司的手续得以简化,年过七旬的退休工程师孙伟汉成功注册了一家矿产品销售公司,成为中国创业大军中的一名“新兵”。

孙伟汉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众多受益者之一。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抓住“简政放权”这一经济领域改革的牛鼻子,以更有力的放权和更有效的监管,激发无数普通人的创业梦想,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全国创业浪潮喷涌而起,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从业人员达1009万人,同比增长43%。

“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相继启动营改增改革试点”“全面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有心人发现,从年初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一项激发市场活力、增添经济动力的改革举措问世。

在继续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同时,一场更具深远意义的制度性变革也在展开。今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国务院60个部门、1235项行政审批事项,首次逐一上网,接受公众审视和监督。而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在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

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有机结合,为发挥政府作用划定明确的边界,将从根本上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看不见的手灵活自如,看得见的手坚定有力。

“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30多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发展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将破解实现中国梦道路上各种新的艰难险阻。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抉择。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未来的坚定担当。

……

展望未来,人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