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水分过大,尤其是食品的注水现象深恶痛绝,对于这种人为的加大产品分量,实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主管部门与媒体都像对待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在消法日益普及的条件下,消费者对于零售商品的注水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指出商家的不法行为,但是对于文化消费来说,最近有些项目的水分有点多,多到消费者不知道该怎么维权。

水分多之现象一:口碑与票房形成反差的电影

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火了,跟着就来了一部跟风的电影抢在了今年春节档上映,虽然票房不俗,但是看过电影的许多人都大呼上当,这也配叫电影?有的网友说5天拍出的电影有良知吗?对于一部12天赚得6亿元票房的电影虽然褒贬不一,甚至是口碑与票房倒挂,引发的批评浪潮之猛也是前所未见,以前骂电影也就是骂“烂片”,但面对这部影片时,许多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甚至认为其根本就不能算一部电影——连“片”都算不上,自然连“烂片”也不够格。一位影迷写道:我不能容忍,一部5天完成的电影,一部靠消费孩子剩余价值的电影,一部被人认为完全与电视效果没差别的电影,一部已经没有任何深刻意义的纯粹爆米花的电影,赚得了比那些电影人多得多的钱,收获了比那些电影人好得多的评论。让他们那么努力想做好却仍被人骂的成果变成了黑色的笑话。

水分多之现象二:书籍的左右逢源

说到图书大家可能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到了书店或在网上选择起来比较难,因为许多书“长得都很像”,尤其是经管类和健康、养生类的图书都有这个通病。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然而人们却发现走进书店不知该选哪几本德鲁克的书籍,其实,德鲁克在中国的版权虽然只给了一家出版社,但是跟风者确实众多,可是读者并不清楚,所以在选择图书时就“连干带稀”一块“捞”了。

再有是养生及健康类图书就更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虽然主管部门对此类图书进行了资质的限制,但是对于专家,尤其是上过电视节目的专家却是火得烫手,于是许多出版社抢作者资源,你出一本《60岁登上健康快车》,我就来一本40岁的健康书,你说人得病都是病从口入,我就来一本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等等。图书无限,但是专家有限,于是在书名与策划上多做文章,内容也只能是大同小异了,至于哪一本水分少,只有专家自己知道。

水分多之现象三:电视剧的加减乘除

说到电视剧,上一篇说到了电视剧的“缺斤短两”,就是把主题歌剪掉一多半,让完整的创作变得支离破碎。而说到电视剧的水,大家的感受也差不多,有减法就有加法,虽然电视剧播出之中不让加播广告,但是40集的剧可以剪成45集甚至是50集,这多出来的集数从哪来,前一集的后边播下一集的预告,后一集的前部播前一集的回放,这前5分钟后5分钟的播着,集数自然出来了,从而水分呢也跟着出来了。

也许还有许多文化消费的怪现象有待消费者总结,但是作为消费者是否有文化消费上当维权的意识?

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第十六条中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呈现出了许多特征,例如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等等。

其实我们在此撰文并不是简单地批评电影出版方、图书出版社和电视台的编辑,而是期望告诉大家,当文化消费成为主流,并更趋于大众化和国际化时,我们能否换位思考,您在奉献文化产品时,是否做到了让消费者在既获得精神满足的同时也能感到物超所值呢?(秋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