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 光)信阳博物馆淮河古沉舟历经两年的“洗澡”,终于“出浴”。近日,由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信阳博物馆联合实施的淮河古沉舟脱水浸渍保护工序顺利完成。
现陈列在信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淮河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淮河西岸。由于独木舟沉于淮河水底几千年,舟体绝对含水率普遍在200%-300%之间,局部腐蚀严重的部位,其绝对含水率在600%以上,木纤维素含量只有正常木材的20%-30%,必须进行脱水处理,才能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为此,信阳博物馆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保护方案,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2年正式开始实施脱水处理。
脱水处理工作主要分脱盐清洗、脱水浸渍、定型加固、修复补全及防霉封护5个阶段,整个过程约需5年以上时间。此次进行的是脱水浸渍阶段处理工作,随后即可转入定型加固、修复补全、防霉杀菌及封护处理阶段。所有处理工作完成后,观众就能看到古沉舟的全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