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征
当前,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正如火如荼。今年全国实行网上征兵,我市征兵工作报名止于8月5日。最近,本报记者专访了信阳市征兵办、信阳军分区相关负责人(见7月15日本报第二版),较为详细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今年征兵的相关政策规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7周年之际,我们期冀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适龄青年踊跃投身军营,融入到建设双拥模范城中来!
双拥,是指“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双拥模范城是指双拥工作成绩突出的模范城市。部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地方是后盾!抚今追昔,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我市历来具有双拥的优良传统。信阳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民拥军、军爱民的鱼水深情在此生根发芽,形成独具特色的双拥文化。代代信阳儿女高擎红军精神火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走出了一条具有信阳特色的双拥之路。目前,我市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社会群众参与的“大双拥格局”。2008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部队的需要作为拥军支前的方向标,先后6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这是对信阳双拥工作的最高褒奖,更是让全市军民倍加珍惜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从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着眼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双拥模范城这一政治品牌与城市品牌熔铸一体,一同打造,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了双拥工作持续健康深入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和信阳军分区的高度重视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出发点,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发展、创新、提高”的思路,从而构建了“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古人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之说,信阳的干部群众做到了“位卑未敢忘拥军”,形成了亲如一家的军政军民关系。同时,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起“军地互办实事”活动的双拥工作机制,“五件实事”活动被济南军区、河南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典型经验在全军区、全省推广。时刻想着军队,全力服务国防,已成为各级各单位首要的政治责任和自觉行动。几年来,军地双方互办实事50余件。地方政府投资近1亿元,建设“拥军路”7条、“拥军桥”2座,减免铺设通信和水电路费用760万元,为5个驻军单位新建、迁建营区划拨土地并减免、垫付和拨付启动资金达5300余万元,培训军地两用人才6900余人次;部队投入65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村卫生室、乡敬老院等38所(个),资助贫困大学生1210名,5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爱民流动医院”下乡义务接诊4万多人次。如今,以“双拥路”、“双拥桥”、“双拥林”等“三个一”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军地互办实事工程已成为信阳新景。据了解,截至2013年,我市已6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而且,对于大学生、高中毕业生入伍后可报考军队院校,服役期间可直接提干,优先保送军队院校,退伍后可定向考录公务员……概括起来,今年高校大学生入伍参军可享受到政治、经济、发展“三重”优惠。
新时期新形势,双拥工作是感恩回报的情感需要,是继承革命传统的现实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军营如同象牙塔,也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是一个让有志青年成就梦想的理想之地。不难看出,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成为军营中的一员,是很好的选择。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就要接受祖国挑选,就要肩负历史责任,在实现强军梦中彰显人生价值,为信阳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