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华
昨日,朋友在电话中倒“苦水”:马上就要车改了,得和往日舒服便捷的公车服务说“再见”了。我听后则哈哈一笑:没公车了就坐公交车呗,便于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呀……
公交车,是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族和市民就是它的主要服务对象。近年来,我坐公交车次数较多,与锻炼身体有关。周末,只要有空,我就会沿着浉河南岸步行去南湾。大多数情况下,我因没有力气走个来回,返程就坐2路公交车到市内。
有一段时间,我着迷上了赶集,坐公交车的范围自然而然地就扩大到了城市的周边。花几块钱坐公交车到甘岸蔬菜市场赶集,买上几个萝卜或两把蒜苗,图的就是新鲜和正宗,价格实惠倒在其次。如果遇到背集,再花上两元钱坐三轮车去徐堂村集市瞅瞅,看看有无鲜活水灵的辣椒、茄子,力求不虚此行。还有的时候,我坐上去十三里桥的公交车,到那里去挑选刚采摘的草莓或樱桃,根本目的还是冲着一个“鲜”字而去。看见新鲜的果蔬就买一些,如果采购的量大了,自己吃不完,就再拿出一部分送亲朋好友分享。时常乘坐公交车,就有机会从贩运蔬菜、捣腾鱼虾的村民那里见到你不曾见过的食材,学到你不曾掌握的养殖、烹饪技术呐。
我喜欢这种休闲方式。对整日伏案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思想与心情的放松和调节。公交车上,南来的、北往的,互不相识;国际国内局势、八卦新闻、家长里短,漫无边际的闲谈不绝于耳,你想说就插上一句,不想说就当听众。那种轻松、那种自在,就像鱼在水中畅游一样,或游来或游走,一切随心情。
后来,我有了私家车,但仍喜欢坐公交车。如果没有急事,只要是公交车能到的地方,我还是首选乘公交车出行:省心又接地气。我坐过从火车站到东站的豪华公交车,也坐过人气一向很旺但车况一般的到南湾2路、到平桥1路公交车,还坐过公务员和大学生较为集中的25路公交车,下乡赶集则以乘坐3路、5路、11路、16路等城乡公交车为主,凡是我出行中可坐的公交车都搭乘过。
上个月,我去修理厂取车,路远,只能坐车。选好线路,我登上了15路公交车。这路公交车有个特点:车是单门的中巴车,最多只能坐一二十人,车龄较长,有几分另类“老爷车”的范儿;线路以老城区为主,既窄又绕。公交车一路左冲右突穿行下来,着实让人有些紧张。在信阳生活了几十年,不承想,15路公交车走的有些地方,我却从未去过。随着车在背街小巷中穿行,那些卖西瓜的摊子、修电器的门店、出售雨具及杂物的门脸和那些树下或三五一群的纳凉者、或七八个一起扎堆的下棋人等,一一在视野中来去匆匆、不停变换。车走走停停,人上上下下,我则恍恍忽忽,不知今夕何处,俨然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城市和我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正沉浸在“穿越”中的我被驾驶员的一脚急刹车拉回了现实:不远处一个打着太阳伞的女子在等车,车在她面前仓促停下。停车的站点,仅是这条路相对宽一点的地方,乘客在这里勉强可以上下。在这条背街小巷里,几乎没看见私家车进出。这里居民的出行,除了自行车,就要靠这种老式中巴车了。它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电视栏目《乡约》的一句话:婚姻适合就好,其他都是参考。用到这儿就成了——公交车适用就好,大小都是参考。车虽不咋地,但它毕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由此,我想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问题。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政府应该给市民提供尽可能周到的公共服务;假如一时还不具备条件,政府把一部分义务让给市场。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好,就像其貌不扬的信阳15路公交车,虽然可能不是政府出资购置却依然能方便市民的生活一样——有比没有就值得肯定,其东家是谁并不特别重要。
七拐八拐,15路公交车又绕到了繁华的大马路上,一边是新区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一边是老城区干净整洁的矮旧民房,二者相隔很近、又相距很远,但也能同在一个屋檐下共荣共生,这也许体现着我们这座城市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差异性与包容性相生相伴的一种阶段性特点吧。
我们的街巷,我们的日子,虽非时时处处都是阳光明媚、风景如画,但也不总是阴风怒号、黄沙漫天,在满意与不满间跳动当为其常态。也许,这就是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生活,既烟熏火燎,又芬芳四溢,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都烩在了一起,氤氲在你我的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