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7月21日上午,信阳高新区再传喜讯:首航通信车载导航及智能终端项目正式开工。

“这是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第9家进驻高新区的深圳电子信息企业。”信阳高新区负责人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这一总投资预计3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将建成集6条北斗/GPS车载智能终端,6条OBD(汽车诊断)车载智能终端,3条汽车行驶记录仪及1条光伏逆变器等现代化设备的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光伏逆变器将实现年产70万台,销售收入超10亿元,利税将达1亿元,新增就业600余人。

眼下,一幅产业集聚和崛起的生动画面正在信阳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红土地上尽情铺展,信阳高新区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发展“气候”。

良好发展“气候”来自于信阳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开放传统。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豫风楚韵,其突出特征是多样、开放、包容。信阳历史上是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同时也是东南地区部分回迁中原人口的集散地。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闽王”王审知等著名历史人物就是信阳人东迁南下的杰出代表。而信阳人的一些家谱中明确记载了前辈从东南地区迁入的历史。从很久以前到现在,信阳一直和东南沿海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和交往。

良好发展“气候”来自于信阳广阔的市场空间。信阳处在中国人口密集区的中心,在300公里半径内,有3个省会城市;500公里半径内,有7个省会城市。周边有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市场成长空间和辐射范围巨大。同时,信阳还处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的京广、京九两大经济带腹地,是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南北物流通道中心节点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类高科技产业拓宽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良好发展“气候”来自于信阳快捷的交通条件。信阳是全国44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确定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3条铁路、3条高速、3条国道在境内构成京广、京九、宁西三大综合交通通道,加上京广高铁、明港机场和淮河航运,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同时,信阳设有独立的商检和海关,可为企业直接出口建立快速绿色通道,便于企业产品外销。

良好发展“气候”来自于信阳良好的生态。信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景色宜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空气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是河南省最好的市之一。信阳山清水秀,企业家到这里,不仅赚钱多、麻烦少,而且身体好。宜业、宜游、宜居,使信阳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环境承载力优势。“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是眼下在信阳投资的客商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良好发展“气候”来自于信阳良好的产业承接载体。信阳水、电、气、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充足,建设成本、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240万劳务大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他们中有的已成为知名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有的成为产业工人,回乡创业的意愿十分强烈。信阳职业教育发达,每年可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30万人以上,能够保障各类企业用工需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体系日臻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可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下转02版)

信阳电子信息产业正成气候

(上接01版)

良好发展“气候”来自于信阳较强的配套能力。近年来,信阳高新区大力开展“四一”招商行动(明确一个方向、选择一个地方、持续一个时期、兴起一个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64家电子信息企业在信阳生根落户,初步形成了智能通信终端、智能显示终端、数码影音终端三大产业链。以深圳博仕达通信和星天空数码手机生产线为龙头,向上游延伸,形成了手机外壳、按键、主板、话筒、摄像头等智能通信终端产业链,同时向下游延伸,实施北大电子信息雁阵产业园项目,引进软件开发和广告宣传项目;以深圳泛蓝集团和香港天盈集团液晶模组、液晶平板电视为龙头,向下游延伸,形成电视整机、液晶模组、包装等智能显示终端产业链;以东信科技公司蓝光光头项目为龙头,形成了蓝光光头、光碟、芯片、播放器等数码影音终端产业链。围绕上述三大产业链,还引进了电声元器件、注塑模具等上下游关联配套项目24个,并为富士康、三星等电子信息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服务,信阳在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手机产业上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良好发展“气候”更来自于政策支持。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中,把信阳确定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地。2013年6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又在信阳高新区批准成立全省唯一的“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在财税管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配套、要素供给等方面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

我们坚信,在手机产业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的信阳,在承接手机产业转移合作上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