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大别山,淮水长,天南地北在中央;旧媒体,全媒体,信阳的党报有一张。无论是65年前的《豫南人民报》,还是今天的《信阳日报》,我们的名字永远都姓“党”。

丹青铁笔,翰墨华章;乐为喉舌,甘当桥梁。作为一张地方党报,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报纸的变样;无论是人事的更迭,还是设施的更新,我们牢记宗旨,勇于担当,永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激情,就有梦想;有责任,就有担当。从65年前的第一张党报诞生,到今天“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从《信阳日报》创刊、复刊一纸风行,发展到今天的全媒体时代,新闻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传播新闻已是形式多样,新闻媒体竞争的大舞台越来越宽、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对此,我们时刻勇于担当,尽情放飞“四个一流”的梦想——

有一种不满叫创新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旧媒体、新媒体、全媒体,都不可能“各领风骚数百年”。无论是65年前,无论是30年前,也无论是今天,时代在发展,媒体在发展,创新的主题永不能变,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总是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种对自己的不满,为了超越自我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为了让受众满意,从受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才能与人民共奋进。

对己不满方能拆除樊篱,增强自信。我们始终把笔端投向群众,把镜头对准基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工作的最高标准。

大胆创新,方能守土有责,不辱使命。我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扩版增容,优化结构;报网融合,齐头并进。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体现出“走转改”、“三贴近”。

唯有对己不满,方能寻求创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无愧于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报纸质量压倒一切、队伍素质决定一切、经营效益检验一切、报纸形象高于一切的理念,在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中“苟日新,日日新”。

有一种超脱叫执着

一家党报几代情。作为《信阳日报》人,我们淡泊名利,服务人民。65年前的创刊没变,30年前的复刊没变,今天和将来永远都不会改变。

有人羡慕——媒体记者都是“无冕之王”。我们体验——“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有人赞誉——媒体记者应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我们深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信念。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胸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气概。因为消除一处差错,我们互相较真不休;因为讨论一个准确的标题,我们相互争论面红耳赤;(下转02版)

因为制作一个精彩的版面,我们反复斟酌推陈出新;因为出版一期精品报纸,我们同心协力相互勉励——

这种超脱,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执着,是对信阳大地的执着,是对党报工作的执着。

因为这样执着才能如此超脱。

党的新闻事业历来与党休戚与共,我们历来与党报共成长,在《信阳日报》这块舆论宣传阵地上放飞梦想,勇于担当。

(下转02版)

放飞梦想 勇于担当

(上接01版)

站在全省“十佳报纸”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办好报纸、搞活经营,用高素质的团队展示形象,用运转高效的机关提升形象,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彰显形象,用公正清廉的队伍维护形象,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形象。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让领导放心,让读者满意,让专家认可,这是《信阳日报》人的执着追求,共同心声。

有一种享受叫奉献

国有梦,报亦然。

为梦想而奉献,我们享受着悦然。65年前的创刊、30年前的复刊,直到今天的全新改版,我们在奉献中体验心灵享受,在享受中甘于全身心地奉献。

读者的每一句良言,有利于我们不断提高,那是一种进步的享受;

上级的每一次指导,有利于我们不断提高宣传水平,那是一种激励的享受;

专家的每一回指点,有利于我们少走弯路,那是一种释疑的享受;

相互的每一次批评,有利于天天向上,那是一种友爱的享受。

我们奉献了青春,却享受着成熟;奉献了假日,却享受着共事快乐;奉献了汗水,却享受着赞美;奉献了人生,却享受着精彩。

一张党报,无声领唱。新的时期,我们将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传播正能量。

奉献无止境,享受好人生。为了实现“办一流报纸,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奋斗目标,我们将走好特色化之路、品牌化之路、全媒体之路。

就这样,我们放飞梦想,勇于担当,风雨兼程,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