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龙
记得30年前我最初走进信阳日报社时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当时,家父在报社当编辑。我每天放学后就来到与学校一墙之隔的报社和他一起回家。当时的报社还只是一座小院,有几间小平房,房前是一条青砖铺就的小路。院里几棵法国梧桐树枝繁叶茂,墙角的花坛里还种有一株腊梅,院子不大却给人以清静幽雅的感觉。
那时,信阳日报叫信阳报,只是一份铅字印刷的4开小报,每篇稿件、每个栏花都需要编辑、记者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地写好、画好。报纸的印刷条件也很简陋,记得那时的印刷厂里一排排2米高的木架子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各种字号的铅字。报纸上的每个字都需要排版工人把铅字逐个捡出来,然后再排版,没有两个小时排不完版。有一次家父带我去印刷厂,看见一位排版女工一不小心把刚排好的铅字版碰翻在地,她顿时哭起来。从此,一位排版女工蹲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捡拾散落在地上的铅字的画面成了我对印刷厂的深刻印象。即便后来我也成了一名报人,那个画面依然令我无法忘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时的信阳日报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迎难而上,为以后报社发展奠定基础。
我大学毕业后幸运地分配到了信阳日报社工作。因为我从小对报社和报纸比较熟悉,因此,刚上班时,我有点眼高手低,认为报社里的工作不就是写稿和编报吗?何难之有?不料知易行难,我一旦提起笔来,却感觉无从下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不大符合报纸的要求。这时,报社里的老编辑、老记者就会对我的稿子指点一番,话不多,却让我茅塞顿开。后来,我把自己在报社上班后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一篇稿子《上班的感觉》寄给了《中国新闻出版报》,没想到没多久就发表出来。第一次投稿就在中央级的报纸上发表让我很受鼓舞,我写稿的劲头也更足了。自那以后,我经常向报社的前辈们请教学习,揣摩他们如何写新闻稿件。久而久之我开始摸到写稿件的门道,逐渐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为了一名老编、老记。
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写稿,还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敬业精神。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接到采访任务,记者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加班至深夜则是编辑们的家常便饭。夜深人静时采编大厅依然灯火辉煌,编辑们千方百计核实每一个疑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差错。记得去年8月的一天,因为我写的稿子里有一个地方交待不够明确,凌晨4点,编辑打来电话核对。虽然影响了我休息,可是这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我暗暗感动。新闻在纸上,我们在路上。这就是报社同仁的真实写照。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转眼间,我到报社工作已经15年了,信阳日报社也走过了30年的历程。报社伴我成长,我伴报社发展。30年,报社同仁奋力拼搏,让信阳日报告别了铅与火,走向光与电。信阳日报从铅字排版发展到激光照排,从4开4版的黑白小报发展到如今对开8版的彩色大报。30年,信阳日报社从最初的一排小平房7个人发展到现在拥有200多名员工,集日报、晚报、网站为一体的报业集团。当年的那排小平房也早变成了高大的办公楼,楼里空调、电脑一应俱全。队伍越来越大,事业也越做越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用电脑写下这篇文章,不禁感慨万千。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报社发展壮大了,可是前辈们的身躯却变得佝偻,步履逐渐蹒跚,甚至有些前辈已经永远离开报社。不过前辈们那不再挺拔的身影在我心中依然是高山仰止,是我辈追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