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 烨 通讯员 蓝黎明)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由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广两优916”和“D优3138”顺利通过审定。

据悉,“广两优916”(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11)属两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43天-146天,2013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4.7公斤,比对照增产10.6%,居8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适口性好等特点,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广两优916”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一季中籼稻区栽培。“D优3138”(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12)属中籼迟熟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47天左右。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公斤以上,比对照增产显著。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D优3138”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

这两个水稻新品种的育成审定,使我市水稻育种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为豫南及周边省市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