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棠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豫南,《信阳报》(后改为《信阳日报》)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县级广播站编辑,那一年我也幸逢改革之运,被选任个副站长,自然激情迸发,不仅爱读《信阳报》的好文章,而且很想给《信阳报》投稿,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年,也恰逢新中国成立35周年,《信阳日报》举办征文活动,盛赞各方面的发展成就。我采写的《绿满六甲畈》等稿件得以陆续见报(1984年9月22日、27日《信阳报》)。“乘坐商城鲇鱼山水库的班船,南行半小时,就进入了‘绿色林园’六甲畈。如果说鲇鱼山水库像一面光洁晶莹的明镜,那么六甲畈就是镶嵌在这块明镜上的一颗翠珠。顺着梯田山势建起的一排排白墙红(青)瓦的农家房舍,处处绿树掩映;沟道河旁,浓荫蔽日,清流潺潺;远处的山山岭岭,林木苍翠,郁郁葱葱。”这些赞美家乡林业建设的文章,引起了县领导和林业部门的重视。由于多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家乡商城林业及生态建设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先后获得“中原绿化第一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等殊荣。

1987年初夏,我到东南部山区的苏仙石乡柯楼村采访,走进村部,见一名村干部在刮锅锈(村上不搞吃喝招待了,而使铁锅生了锈),就此问了些情况,写了一篇小特写《刮铁锈》,很快被《信阳日报》登载在一版报眼位置。不几天,贵报即登出一位读者的短评《短而新 短而精》:“各地农村狠刹吃喝招待风的报道屡见报端,题材也不算新颖,而贵报6月23日一版小特写《刮铁锈》则脱弃陈骸,制标灵采,让人耳目一新……其一是短。作者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连标点在内,一共只用了210多个字,却反映出整党‘回头看’后农村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侧面。其二是新。写法别开生面,通篇以对话、动作和场景描绘构成,无一句作者空泛的议论,清新有趣,形象生动,很有可读性。其三是精。作者亲临现场,耳闻目睹,对第一手材料去粗取精,精雕细刻,文虽短,但有尽可能大的思想容量……”当时,各地正抓整党成果的巩固工作,县委、县纪委及时印发了上述报道,总结介绍了柯楼村的做法,进而在全县逐步取消了村级招待,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后来,市纪委又进一步宣传推广了商城的这一工作成果。

因在《信阳日报》等媒体发稿,我在县里渐渐小有名气,1989年年初被调入县委组织部工作。

此后,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在写作上的兴致越来越高。

1995年秋,正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潮头涌起,当时的信阳地委顺势而为,决定在全区公开选拔32名县处级干部。地委组织部立即成立选拔工作办公室,我被抽调到此工作。从开始宣传动员,到选拔工作圆满结束,我执笔写了多篇报道、评论,在《信阳日报》等媒体作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产生了积极反响。为此,市委组织部领导给了我充分的肯定,并决定把我调到部机关工作。我一时百感交集,内心也盛满了对《信阳日报》的感激之情。

近些年,我在工作之余又搞了点散文创作。无论是歌咏家国山川的文字,还是对异域所见所感的抒发,《信阳日报》都一一热情接纳,给以去粗取精,润色生花。这使我更加乐此不疲,一直笔耕未停。前年夏,我收集了在《信阳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散文,结集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我的桃花源》。这些精神成果的收获,让我甚为欣慰,特别要感谢的则是30年相伴的良师益友——《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