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信阳原创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李建伟介绍,公司99%的员工来自信阳当地,这不仅为信阳带来了财政收入,还解决了本地人的就业问题,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其产品应用于多款高端手机上。虽然物流成本高于沿海地区,但当地政策优惠以及用工成本低,成了企业落地信阳的重要原因。在厂区门口,李建伟指着对面的扩建规划园区,信心满满。

采风第三站是星空数码科技园。在数码实体店面中,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石国雄听完讲解后说,之前只是从政策宣传上了解到,东部沿海城市的部分产业向中部转移,信阳采风之行,让我们看到了信阳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出的努力,只有深入走基层才能切身感受到国家布局产业格局的政策方针。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更适用于天扬液晶电视制造。星空数码并非传统的产品生产商,它将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应用到产品开发、设计以及营销上,互联网基因融于企业的血脉中。

毛尖文化,让信阳更飘香

采风第四站是信阳名誉世界的茶叶世界。走进文新茶叶科技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全国人大代表、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早已在大厅热情地欢迎大家的到来。从茶叶科技园的规划,到茶叶的生产加工车间,再到科技园的宣传放映厅,处处都体现着文新茶叶科技园的创新理念。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接见刘文新时说,“信阳红,那是真的红”。从此,“信阳红”茶名不胫而走,“信阳红”也以其独特的品质红遍国内外。

信阳国际茶城,入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采风的媒体人参观了多家茶店,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弘昌集团、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的陪同下,识茶、品茶、论茶,将茶的品质与茶的文化一起展示。他说,“大别山成就了我,我要回报大别山”,立志要将信阳做成全国茶业的集散地,并将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茶香缭绕,古典音乐,品茗小酌,采风者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眼睛越发亮了起来,心渐渐快了起来。采风者忘记了疲倦,更多的是获得新知的满足感和兴奋感。采风者从信阳国家茶城了解到的不仅是茶的内在特点和品质,还领略到茶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陈世强说,信阳不仅要做茶,还要做与茶相关的领域产业,如绿色糕点、保健饮料等,做茶不局限于茶,以茶为核心,做上下游衍生产品,从而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茶叶产业体系。

采风活动,让信阳更迷人

采风者通过走基层,了解了国家政策方针的宏观布局,亲身经历了政策落地生根后,基层多个领域的变革与效果,获知了人民的切实所需,为新闻报道增添了生动的素材。

广东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王更辉说,很多人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缺乏了解,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巨大牺牲,值得铭记,“大别山精神”值得传扬。

中国冶金报社副总编陈琢在参观许世友将军收藏的毛泽东像章展览时,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太壮观了!”

湖南日报编辑出版中心时事板块负责人谭云东说,这次的采风活动,给了党报兄弟媒体彼此沟通的机会,特别是同为中部省份的党报,在新形势下,从形式到内容,如何创新理念、如何拓展思路,更好地赢得读者,通过一些业务交流,有所启发,受益匪浅。

中国社会报社新闻部主任张玉琢说,通过走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家政策并非只是纸上的文字,而是一颗颗洒向百姓心中的希望种子。国力的强盛,并非只是数据的罗列和递增,而是脚下每寸土地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

采风者普遍认为,信阳产业集聚区集聚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工厂园区,还集聚着每一个创业者与经营者的智慧。他们的创新意识、经营理念,启发了身处改革中的报人。党报人迫切需要更新观念,如加快转变内容的产品化、读者的用户化、渠道的多元化、传播的精准化、信息的服务化等,积极布局报业的转型发展和媒体融合。

(原载2014年第9期《中国报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