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汛期又至,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在今年更显珍贵。多年来,信阳市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明确重点,狠抓落实,从思想、组织、技术、物资、预案修编等方面精心部署。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对各级干部群众观念、责任意识、应急能力的重要考验。当前我市正值主汛期,本报从今日起将围绕各县区在防洪除涝、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御、清除河道阻水障碍、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尤其是主汛期禁采)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及防汛准备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为重点,推出“信阳市2014年防汛工作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孟 磊 郑 烨
由于信阳特殊的地理位置,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111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的6-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54%,径流量占全年的60.3%,年际之间丰、枯水年相差可达2-3倍,径流量相差8-9倍。淮河南岸河道多是源短、坡陡、流急,极易出现干支流洪水叠加,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淮河以北低洼平缓,河道弯曲狭窄,行洪迟缓,易造成洪涝灾害。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保、发电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兴建水库834座(大型5座、中型15座、小型814座),大中型拦河枢纽15座,塘堰坝25万多处,治理淮河及重要支流30多条,兴建圩区30处、堤防485.86公里、排涝闸站22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78平方公里。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治淮工程建设,信阳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初步形成,使信阳长期以来遭受的“小雨小灾”得到有效控制,“大雨大灾”得到极大缓解,多年平均防汛减灾效益达10亿元左右。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出发,坚持防汛与抗旱两手抓、城镇防汛与农村防汛一起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抓,早部署、早行动,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
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全市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中心城市防汛指挥部、淮河防汛指挥部和五座大型水库防汛指挥部组成人员。市政府与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签订了防汛抗旱责任书,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了河道、水库、水闸等防洪工程及重点部位的防汛责任。完善了防汛工作督查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包县区和大型水利工程责任制,负责督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防汛检查。今年3月,市防办发出《关于认真开展2014年汛前检查和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全市各县、区积极开展汛前检查,落实各项安全度汛措施。同时,市防办组织9个督导检查组对全市防汛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建工程、小型水库及山洪灾害防治区重点部位逐一进行“拉网式”检查,敦促各地和相关部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快险情隐患排除,落实安全度汛措施,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进入汛期后,市防办先后五次对全市各地、各有关单位的24小时防汛值班情况和领导带班情况进行了抽查,抽查情况向全市通报。
完善防汛预案。年初,市防办组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县、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河及主要支流河道防洪预案、大中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进行修订,对险工险段和防洪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抢险措施,完善4级应急响应机制。所有病险水库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建工程都编制了度汛方案,并报上级防汛指挥部进行审批,确保各种量级洪水下都有科学的应对措施。为提高乡镇行政首长的决策指挥水平,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5月下旬举办了全市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对各县区、管理区水利局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副局长、乡镇长等共197人进行了培训。
强化山洪灾害防御。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调整充实了各级责任人和转移负责人,确保险情发生时各级责任人能第一时间到岗到位,组织群众避险转移。修订完善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结合实际调整降雨预警指标,优化避险转移路线。加强预警设施的管理使用,确保预警信息平台、无线语音广播、手摇报警器等设备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确保降雨量达到预警指标时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地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并强化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险点的巡查监测,确保灾害发生前早预报、早转移。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我市实施了浉河治理工程、潢川县白露河传流店乡段治理工程等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23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展以蓄、灌、排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息县潘楼、张板桥、张茨林等3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河道堤防整治、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工程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和物料储备。我市对3个450人的专业机动防汛抢险队、57个近3000人的防汛应急分队及总数15万多人的群防队伍进行调整和充实,及早开展技术培训和演练,着力提高我市防汛队伍的实战能力。根据《信阳市市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规定,对超储存年限的市级防汛物资进行了报废处理,市财政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防汛物资的更新补充。目前,全市储备防汛麻袋49万条,编织袋50万条,铅丝121吨,冲锋舟29艘、橡皮船14只等物资。各地还采取“号料注册,备而不集”的办法,进行必需的物料准备。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针对我市现阶段水利工程蓄水偏少的实际,在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同时,组织各地认真开展了抗旱准备工作。全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抗旱应急水源等抗旱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减灾作用。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了维修,恢复、提高了抗旱灌溉能力。进一步强化水源调度管理,南湾水库由市政府统一调度,其它大中型水库由市防办统一调度,小型水库由所在县区政府统一调度,确保水资源科学配置,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