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韩 蕾
见习记者 李亚云
在息县包信镇北街村有这样一个地方,群众可以免费借阅图书;村里的乡亲们有种地上的难事也可以来这里咨询;村民们还可以从挂在墙上的黑板报上,或从广播里,看到或听到村里发生了哪些好人好事。
这就是包信镇北街村的“农家书屋”,书屋的创办人是76岁的张学兰。
7月2日上午,记者在“农家书屋”见到张学兰时,他正在给大家讲解黑板报上有关庆祝建党93周年的诗歌。这期黑板报是7月1日出的。自从1999年9月18日,为了表扬一位拾金不昧的同学出了第一期黑板报至今,张学兰老人已经出了3457期黑板报。
看到记者到来,张学兰热情地带着记者走进了这个深得民心的“农家书屋”。书屋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排列整齐的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书籍,犹如一桌文化盛宴,等待着人们的品尝。
“别看我这个书屋才十几平方米,可有1万册左右的图书,学生看的儿童读物,村民看的关于科学种田之类的书,在我这都能找到!”张学兰指着书架上的书,自豪地对记者说,“书屋现在环境好了,加上临街,所以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张学兰认为,书是民族之魂。抱着“读书崛起我有责,我为崛起做贡献;终身点亮崛起灯,瞑目灯亮留世人”的情怀,1999年8月,张学兰拆了几个化肥袋子,缝成一个大单子,单子上面有序地缝着布兜,而后挂在大门外醒目的墙壁上,同时又自费购买100多册图书装在布兜里,“墙壁图书室”就诞生了。
“墙壁图书室”的创办,不仅活跃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感动了很多人,大家纷纷捐书。为了能装下这些书,同时给读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看书环境,张学兰自筹资金,盖了一间图书室,做了两组书架,2002年7月1日,新图书室正式面向读者开放了。2005年,图书室又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屋,前来看书的读者也增加了很多,除了村民还有附近几个小学的学生,呈现出“‘农家书屋’双休忙、小小读者挤满堂”的场景。2009年,书屋正式被命名为“农家书屋”。2013年7月1日,书屋被搬到现在这个临街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读者借阅图书。
书屋虽几经搬迁,但读者群越来越多,除了北街村的村民,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在空闲时间也会到这里看书,因为大家知道,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远地方的村民想看书怎么办?2010年10月1日,张学兰驾着装满图书的三轮车,在国庆广播声中,拉开了“农家书屋赶大集”的序幕,至今已近4年,阅读人数达到5000人次。“镇上有几个固定的停车点,读者可以到这几个点来借书。不在定点时,只要有人需要,我就随时停车,把书借给需要的人。”张学兰说,“每周赶两次大集,周一、周四,或者周三、周五。”
2013年7月3日,在赶大集的过程中,张学兰被电动车砸伤了腿,血流不止,严重处缝了5针。在家卧床20多天,可以下地后,他又继续着“农家书屋赶大集”。“现在全好了,除了留点疤痕,其他的也没啥了!”张学兰挽起裤腿,指着伤疤说,“为了让更多人读上书,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一定会开好‘农家书屋赶大集’最后一趟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