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 铎)今年以来,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未雨绸缪,及早防范,多措并举,优化水资源配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为全市安全度汛奠定了扎实基础。
组织开展汛前检查。为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我市在汛前、汛中期间组织工作人员分9个组到各县区对全市范围内的水库、河道、涵闸等进行了两次汛前督导大检查,全面排查防洪隐患,对查出的问题,要求有关县区和单位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整改到位。
加大防汛抗旱投入。按照《防洪法》、《防汛条例》、《抗旱条例》的要求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我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防汛抗旱资金投入机制。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拿出100万元用于市级防汛物资的补充,通过政府采购救生衣、铁铲、手电、编织袋、冲锋舟等防汛材料。6月25日,采购的防汛物资已全部到位,以便满足防汛抗旱抢险需要。
加强防汛知识培训。近期,我市对193名防汛抗旱乡级行政首长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有:防汛首长的工作职责;山洪灾害预防知识;防汛抗旱有关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措施。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我市乡级行政首长的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和主动防灾避灾意识。
提高预案保障能力。今年以来,我市各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和防洪工程运用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要求对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由项目法人编制度汛方案,并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区)、乡(镇)及旅游景点,要结合各地实际重新修订降雨预警指标,完善应急避险措施。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搞好预案的演练评估,努力提高应对洪水、干旱等灾害的反应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