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希 陈 峰 张 琼
近年来,光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做小微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信社业务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该联社存款余额达63.9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1.57亿元,连续多次被光山县政府通令嘉奖,被该县政府授予2013年度“十佳纳税企业”。
明确支持重点
针对当前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结合光山县本地产业特点,该联社在全县开展小微企业服务月活动,及时组织公司部、信贷部等相关业务部室对全县115家重点小微企业进行大走访,全面摸清基本情况、市场前景、资金需求,合理区分规模优势企业53家、高成长企业62家,根据其不同特点为企业量身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同时,该联社在年度工作目标中明确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渔业等实体经济支柱产业和民生领域倾斜,及时确立工作重点,明确支持方向。此外,认真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不断提升企业金融意识、诚信意识,共同打造良好信用环境,促进社企双赢。
创新服务方式
该联社首先从转变工作作风做起,从改变营销方式抓起,成立小微企业服务中心,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开发寻找辖内的黄金客户、目标客户,对小微企业主动上门,户户建立信息档案,实行批量审批授信,通过外部评级与内部评级相结合,一次授信,一次办理抵押登记或联保协议,余额最高控制,周转使用,随贷随还。该联社个贷部、公司部、信贷部全部进驻光山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公,成功打造特色鲜明、服务高效的阳光信贷工厂。所有贷款咨询、申请、调查、审批、发放一站式办理,提高办贷效率,打造“阳光信贷”。该联社不断延伸服务领域,进一步强化对小微企业,特别是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紫水湾生态农业、四方植物油等10多家龙头小微企业,推动全县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破解融资难题
该联社抓住“担保难”这个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积极扩大小微企业可用于贷款担保的财产范围,探索除房产抵押外,设备、林权、茶权等新型抵押物,以及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充分利用借款人现有资源,除办理最高额一次性抵押外,积极探索互助型担保基金担保贷款。探索企业联保贷款,参照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由3户至5户企业自愿组成联合体,实行风险共担,互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建立多层次的信用共同体。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广阔市场、竞争实力强劲的小微企业。在面对市场做大做强时,缺乏流动资金。该联社得知后,主动上门调查,通过采取土地和设备双抵押的方式为其融资2000万元,既打破了公司发展的瓶颈,又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向河南紫水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品种,着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自主经营的高标准绿色无公害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好光山人民的“菜篮子”。采用仓单质押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抵质押登记向四方植物油公司发放2750万元贷款,助力其进一步开拓周边市场,服务光山经济。截至5月底,全县农信社已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46亿元,支持县域内外100多家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带动就业。
拓展服务范围
该联社对光山官渡河产业集聚区企业全面摸底,建立完善项目库,对已进驻高成长型的企业,灵活用足各项政策,创新担保抵押,探索仓储、商标等新型抵押物,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该联社积极推行客户经理维护制,实行一对一服务,先后投放信贷资金1.5亿元左右,有力支持光绒服饰、东方心典等10多家骨干企业。围绕光山县委、县政府建设富庶光山的战略,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支持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技术和市场成熟、农业农村发展迫切需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光山县农信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扮演好助推器的角色,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光山县泼河镇在北京创业成功人士汪明宽,致富不忘家乡,回乡创办了“新纪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了竹柳专业合作社。泼河信用社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认真搞好服务,3天时间就给他办结了200万元贷款手续,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支持他将家乡4个村民组的土地承包集中经营,目前已发展养猪300余头,种植竹柳200余亩,并利用泼河水库库叉进行养鱼,带领周边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