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主要活动地和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地。在血与火的岁月中,大别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宣传和弘扬大别山革命传统,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重温历史和缅怀先辈中汲取营养、升华境界、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永葆为民情怀,从而汇聚起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强大正能量。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大别山革命风范”专栏,从坚守信念、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等10个方面,对大别山革命历史上精彩生动、富有党性教育意义的革命故事进行集中宣扬。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董必武,1886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贫苦教员家里,学名用威,号壁武,后决心革命,所以用谐音必武为名。1905年秋,他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在这里,董必武接受了现代教育,开始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熏陶。在湖北革命团体日知会负责人刘静庵直接影响下,他阅读了大量反清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书刊。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董必武闻讯,心潮激荡,备受鼓舞,愤然剪去头上的辫子,表示与清朝决裂。当天他收拾行装,连夜从黄安赶赴武汉,投身辛亥革命。离家出走前,董必武给他的四叔留下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胸怀大志、重闯天下的决心:
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
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
同年12月,董必武到湖北军政府理财部任秘书,次年9月,升任财政司总务科长。1914年,董必武在日本东京参加了由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他奉孙中山之命回到武汉,到武昌南湖炮兵团策划反袁起义,因叛徒告密,两次被捕。
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董必武看到了新的希望和真正实行彻底革命的道路,开始研究十月革命和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五四”运动时期,董必武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新思潮的书刊,并从自己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从俄中两国革命成败的鲜明对比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革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像俄国那样实行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革命”,从而实现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转变,并由此踏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的道路。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