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锋

作为一个“纯农民”,30年与《信阳日报》的联姻,恐怕在整个信阳也不多。

“订亲”

那是1984年,生活的舴艋舟把我从黄河岸边的军营带回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因在部队开展的“两用人才”活动中掌握了一些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乡政府抽我去编《乡志》,前后五个月编成。在编纂小组解散之际,乡里留我在党政办公室行走,主要是打“穿插”。

一日,我不经意看到新发行的《信阳报》,四开四版,黑白印刷。起初,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报我没有什么格外的兴趣,倒对撰稿产生了想法。那时,底层人凤凰涅磐般生存,把文人奉为圭臬,不知从何入门。我试着投稿,没有别人那样“首发命中”的幸运,投了5篇,其中题为《罗山县灵山镇清明前后嫁接野生毛栗》中了。趁傍晚无人,我将那篇小文章从报纸上开了“天窗”,保留至今。

从此,我与《信阳日报》算是正式“订亲”。我在内心发誓:“嫁”给他,不管风雨兼程,无论道路艰险,我都无怨无悔。

“银婚”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五年后,正当我安心从文的时候,生活中遇到了一道绕不过的“坎”——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精兵简政。虽然我被作为“冗员”精简掉了,但与生活搏斗、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不褪陡增:纵然是棵小草,也要顶个露珠。

自知想法做法不合时宜:写稿之类的活儿好像是“阳春白雪”干的,况且上了稿也没有报酬。为了寻个万全之策,我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自筹资金6000元在县城开办了一家文印服务小店,旨在一边从商养家,一边以商养文。披上了这件“外衣”,家人和妻子也没啥可说的了。实际上,写稿与开展文印业务并不矛盾,还反哺了业务的“质量”——有些部门和人群就是冲着我“会写”慕名而来的,也应了“天道酬勤”的道理。每到夜晚闲暇,时间成块成堆,我孑然徜徉在文学谧径上,把各渠道涌来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选取不同角度,突出新闻主题,提升稿子质量,寄给党报党刊。

对于《信阳日报》,我把她作为首选目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30年,收获不少,我被《信阳日报》刊用的稿子总计400多篇,而被《农民日报》、人民网等中央级报台、网站采用100多篇,被《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根在中原、河南文明网等省部级报台、网站采用1500多篇,在市、县级报台、网站发稿2500余篇,共有40多篇文章获得了报刊、电台的“奖项”。

“金婚”

30年,人生长河,弹指挥间。为了践行“以身相许”的情愫,我放弃了玩牌喝酒,力戒盲目浮躁,按照“日撰一稿”的默诺躬行,自我加压。每隔十天半月,总能在《信阳日报》上见到“熊道锋”三个字——平稳度过了从“订亲”到“生儿育女”到“银婚”阶段,直到现在仍一往情深。

近年,《信阳日报》从版面设计到所刊文章,都在发生悄然变化,一改过去的“零碎”总汇,注重寻找深层次脉络,大篇幅刊登文章,向世人彰显信阳的名人轶事、历史事件、人文景观、优越地理等元素,达到了推介扬名的目的。

“看样子,你把《信阳日报》爱到骨子里,比我还重要!”妻子不无嫉妒。是的,我跨过而立,步入不惑,迈向天命,对《信阳日报》来说有我不少,而从繁荣新闻事业来讲无我不多。如果老天保佑,我将敢于逾矩,把与《信阳日报》的联姻推向“钻石婚”——我与《信阳日报》注定成为“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