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庆新
1986年5月7日,是我在新闻写作中最为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撰写的《有钢使在刀刃上 有钱用在关键时——光山农行杨墩营业所、信用社支持农业生产走了三招好“棋”》的新闻稿,被当时还没改版的《信阳报》头版头条采用了。这可是我写的第一篇新闻消息稿。见报后,得到单位领导的肯定,周围同事、朋友的赞许,对我个人也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连续多年坚持写作,连续多年被市县党委、政府,农行总行、省、市、县行评为优秀通讯员。
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兴奋不已。我写这篇稿子时,是看到我们基层农行系统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支持春耕生产,解决了农民的急需,受到乡党委、乡政府的表扬,农民的欢迎而写出来的。我打好草稿后,找来方格稿纸,垫上复写纸,用圆珠笔认真地抄写几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寄给了县广播站、《信阳报》。寄出后,第三天,县广播站播发了;第七天,《信阳报》头版头条采用了。这对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那个高兴劲儿,真是难以言表。从那时起,我就坚持笔耕不辍,把写作作为业余生活的最大爱好奋力前行。直到今天,看到那篇剪报,依然记忆犹新。
我更想说的,尤其在《信阳日报》创刊30周年开展的“与您同行”征文之际,要特别感谢当时的那些编辑老师,感谢《信阳日报》给了我这么多年创作的园地,让我终生难忘。那时候,我在基层工作,与新闻单位既无熟人、又无关系,那些编辑采用了我的稿子,确实是他们有着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我从此坚持不断地写作,连续多年在《信阳日报》发表文章,除新闻稿件外,还经常在《报晓论坛》发表言论稿。在新闻稿件中,有消息、通讯、言论,在文学作品中,有诗歌、散文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与《信阳日报》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帮助我提高了写作水平,稿件质量越来越高。因此,我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金融时报》、《中国城乡金融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报刊、电台采用。1998年在新华社发了一篇通稿;2000年4月20日,我撰写的《开会莫接打手机》的言论,在《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栏目采用,我更是欣慰。
作为一个新闻爱好者,我的一点体会是: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定要学会吃苦,要有韧劲,要有毅力。因为写作,我个人在工作中也不断进步。我从基层调到县行,后又调到市行工作,是写作给了我动力,是写作给我打下了基础。在写作上,我将永不停步,快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