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松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采访,我不会这么快遇上信阳。

走进了信阳这座中原名城,虽只有两天的参观采访,却收获颇丰。概括起来,用“红、绿、香、浓”四个字来形容,似不为过。信阳之美,红的是心,绿的是景,香的是茶,浓的是情。正所谓,虽是初见面,犹如旧相识。就如同那一杯信阳毛尖,一啜入口便热透全身,馥郁的香气萦绕三日,仍回味无穷。

暮春时节,北方的许多城市尚未摆脱干旱和雾霾的威胁,而一出信阳高铁站,迎来的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坐在车里,透过车窗和车灯,隐约可以看到豆大的雨点在地面上跳跃奔腾,微闭双目,耳中传来的,竟犹如隆隆的战鼓声。

不错,是战鼓。因为这是信阳,一座上千年龙争虎斗的古战场,一座近现代英雄辈出的红色之城!

绿色,则是信阳的神韵。在这满眼的青山绿水中,我首先爱上的,却是浉河。

在中国的城市里,穿城而过的河流并不多见,更何况还有这清澈而又精力旺盛的活水。在我的家乡徐州,也有这样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它的名字叫故黄河。而浉河,要比故黄河河面更宽、水量更大,仪态也更优雅。浉河,古称訾(zi)水,原为小溪。据传,古时候有一位隐士叫胡超,居此小溪边,很有威望,众人赞之为师,遂称小溪为师溪,南北朝时期改名为浉溪,齐建武二年改称浉水,后称浉河。

古老的浉河,原来竟有这样古雅的诗意。以师为河,以河为师,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尊师重道的传统,正如这滔滔河水,奔腾不息,更让初来乍到的游客,由于与这条河流不经意的相逢,而肃然起敬。

信阳之香,离不开著名的毛尖茶。似乎从进入市区的那一刻,便可以闻到那馥郁的茶香。中国是茶的故乡,信阳是中国北方古老而美丽的茶都。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和生产茶叶。早在唐代,信阳茶叶已名声远扬。陆羽《茶经》有述:“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这排在第一、第二的,都在信阳。苏轼曾赞:“淮南茶,信阳第一。”1000多年前,这位满腹才情、恃才傲物的大文豪,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曾在离此不远的信阳城外氤氲着茶香的大山里结庐而居,稍作休整。我们可以想象,每日有幽香的毛尖茶相伴,一定可以消除他胸中郁结的块垒,平复他忿忿而又怆然的心情。

不仅是苏轼,对于现代的信阳人来讲,毛尖茶也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信阳人种茶、养茶、护茶,懂茶、知茶、爱茶,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毛尖制作工艺,即“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再复烘、包装”。尤其是熟锅中理条的抓条、甩条,再加上三次烘干,可以使茶叶固有的香气、滋味充分发挥。农谚有云:“要想茶叶香,必须三道火。”这就形成了别具风格的信阳毛尖茶。“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古人用这样的诗句来赞叹信阳毛尖茶,今天的信阳人,又在毛尖绿茶之外,打造出了一个全新品牌——信阳红茶,改写了长江以北不产红茶的历史,实现了2000多年以来信阳从生产绿茶到红茶的重大突破。

一杯茶,一座城,信阳的名字与茶的香气就这样千年相连。试问还有哪座城市的人们,比整日浸润在茶香里的信阳人更滋润、更优雅呢?

人言为信,日升曰阳,红绿香浓的信阳城,就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更无声地融化在我的梦里。

梦里依然是信阳。

(原载5月5日《徐州日报》第5版,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