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征
盛夏时节,记者深入到城市社区、街道里弄,就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创卫工作等进行采访。采访中,市民纷纷向记者表达其对所在辖区、社区办实事、惠民生的真情实感。
与此同时,记者实地走访棚户区,也获悉一些群众亟待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雨天就进水,满屋子受潮”。羊山新区南京路办事处石化路社区畜产公司家属区的老职工反映:至今仍然居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里,房屋潮湿、地面开裂,实属典型的棚户区。
诚然,棚户区是历史遗留的欠账问题,已成为城市中“二元结构”的一大表现,有必要加快其改造步伐。城市棚户区是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下岗失业、退休职工集中住居的区域,房屋简陋,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大,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很不协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工矿(含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居住环境差的问题,加大了对各类棚户区改造的工作力度。
如今看来,改造棚户区,既体现政府的执政为民,也给广大棚户区居民送去了改革的红利。实施棚户区改造,大势所趋。一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评价一个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位,主要是看公共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和整体建设是否和谐。一般来说,棚户区面积较大,且普遍存在建筑布局混乱、建筑结构简单、房屋面积狭小、公共设施简陋、人员结构复杂、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后续的城市化建设增添了困难,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市品位,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手段。二是市场发展方向改变。纵观整体发展局势,一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量闲置房,一边是无力购买商品房的棚户区居民,加快棚户区改造势必成为拉内需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三是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大。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向外延伸发展,棚户区所处之地愈发成为城市的中心,这些地方人口密集度高、人流量大、地段宝贵,投资和升值潜力大,往往一个项目就能带动周围众多的行业和消费。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使城区内有限土地价值最大化,实施棚户区改造便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不但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改造棚户惠民生,服务人民无止境!我们期待棚户区早日改造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