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平

春夏之交,常常到浉河公园,都要走进那一大片竹林。30多年了,家乡变化巨大,面目全非,而那片竹园依然密密麻麻、临风吐翠,翩翩起舞。我的心也总像春风吹动的竹林,时常不能平静,眼前还时时跳出10年、20年、30年前浉河岸边那一株株竹的形象。

人们对竹子的热爱,已有很久的历史,上溯到几千年前,曾有多少诗人咏竹吟唱,多少画家绘竹寄怀,多少能工巧匠用竹装扮庭园,而千千万万的人们在用竹子辛勤地创造着美好生活。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绿竹天仙羡慕人间的美景,下凡人间生儿育女,从此大地便有了竹子。竹子一直是古代记载文字的工具,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字刻在龟甲、兽骨或石片、铜器上。后来,用加工的竹做成薄片,用墨写或用刀把文字刻在竹片上,用竹筒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筒写的信叫“竹报”。竹还被用作“符竹”,用以交接兵权。笋叶也是包粽子的好食材。宋朝诗人苏东坡降职黄州,把竹子连接起来做成饮水的管子,把水引进山区造福百姓。他还特别敬佩文字与画的竹,并栽培翠竹。有诗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疲,无竹令人俗。”宋代画家文同爱竹且种竹,他画的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画竹不打草稿,任意挥洒,神态逼真,得到东坡写文赞之。同代诗人晁补之写道“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源于此。

历史上名家画竹不乏其人,魏晋时的“竹林七仙”阮籍等7人,相与友善,出入竹林,饮酒咏诗,风雅一时;唐朝田园诗人王维有一书斋,周围竹影婆娑,取名“竹里馆”,王维在这个馆里写了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篇;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专画兰竹,51年不画他物”;毛泽东同志在《答友人》一首励诗中也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的佳句。

松、竹、梅同称“岁寒三友”,竹、梅、兰、菊又同称“园林四君子”,都是称颂竹的坚毅、高洁、挺拔。常又用“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象征一个人的气节,人们又常用竹寄托个人的情怀,用竹比喻人的道德品格。郑板桥在《竹石画》画上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对竹子的品格给予了极好赞美,同时也隐喻自己虽受打击,并不屈服。每每读到诗人杜甫的“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陆游的“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黄庭坚的“深根藏器时,寸寸报奇节。遭时上风云,故可傲冰雪。”的美诗佳句,心底都涌动着对竹子四季葱绿、傲霜斗雪精神的敬仰。

看到浉河公园竹林内外晨练老人的笑脸,听到合唱艺术团中老年人激情的歌声和孩子们游玩的快乐笑声,再看到一个个竹笋破土而出,一棵棵新竹挺拔直立,正是许许多多的翠竹,许许多多的竹笋,新老竹子相邻相融,竹园才更加茂密,社会才更加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