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胜
对《信阳日报》一直心存感念。感念《信阳日报》,感念《信阳日报》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记者、编辑们。因为,我的人生因“您”而改变。
记得那是1989年年底,那时《信阳日报》还是四版小报,名字叫《信阳报》。当时我在一家企业办公室做一些文字工作,一次厂长在总结年终全厂迎接达标检查活动时,说了一句话:“迎检活动暂告段落,但我们各项工作不能松劲……”我有感而发,以《可贵的不松劲》为题,行文致《信阳报》,该文于1990年1月8日发表于贵报三版“畅所欲言”栏目,拿到报纸后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欢欣鼓舞,无比荣耀。
随后,一旦我认为可写的东西,便即时付之成文,寄给贵报。由于当时身处企业,活动范围窄,信息渠道少,我便在言论稿件上下功夫,先后以《劳模可评不可分》、《空头支票论》等为题在贵报“报晓论坛”等栏目发表数十篇稿件。后来,因为工作岗位变动,我得以写更多的消息、通讯类稿件。算起来,时至今日在贵报发表各类稿件该有200篇以上了。
因为在给《信阳日报》写稿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新闻写作经验,使我有了写更多东西、向更多的报刊投稿的信心。2003年,我以《居民如厕非小事》为题写了一篇县人大工作的新闻通讯,稿件在《人民代表报》、《人大建设》发表后,被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推荐参加全国新闻协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单位组织的全国第五届人大报刊好新闻评比,荣获三等奖。其间,我有十余篇人大新闻分别获得河南省人大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在多年的写投稿过程中,除有大量的稿件被贵报采用外,还有一些新闻稿件分别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人大》、《河南日报》、《中国纺织报》、《人民代表报》、《人大建设》等数十种报刊采用。
由于钟情于写作,平时一有时间,我便不断地坚持学习。这样一来,使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或参与竞争时,多了一些准备。1997年,我所在的企业关门,全厂干部职工几乎全部下岗,而我则因在贵报多有小稿发表之故走上了新的岗位,而今我已成长为一名科级干部。可以说,我个人在给《信阳日报》写稿过程中不断成长,毫不夸张地说,我的人生因钟情于写稿而改变,因《信阳日报》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