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浩然

谈起“小南门”,可以说是每一个信阳人都熟知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三三两两的人们就会来到此处,品尝美味。但是,以前的“小南门”区域占道经营、交通混乱、经营无序的情况也使人反感和无奈。

自我市开展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活动以来,“小南门”区域“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昨日夜间,记者在这里看到,以往满地的油渍几乎完全消失,原先树立在马路中间的灯箱招牌无一存在,过去乱七八糟的防雨棚现在颜色、样式完全统一。“小南门”面貌的改变,得到了市民的认可,但受益最大的,则是生活在“小南门”周边的居民。

家住柳堤春晓小区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是2007年住进柳堤春晓小区的,在该小区生活的7年间,让他感受到的最大困扰就是堵。每天一到下午3点以后,在此经营的摊主就把灯箱、烤炉摆在了马路上,一到饭点,这条路根本没法走。现在好了,灯箱和烤炉都被放在了规定的地方,马路变宽了,交通状况好了,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打的,都畅通无阻。

家住市老干局附近的刘奶奶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大排档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天凉的时候还稍微好点,每到夏季,苍蝇、蚊子就会因为这些垃圾“聚集”到“小南门”,让周边的住户不敢开窗户。现在好了,治理之后的“小南门”,不仅规范了大排档的经营方式,而且把灶具、扫帚、煤球等物品也放到了应放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生活垃圾每天也都及时清理了,现在这样的环境才是居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