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吴晶晶 余晓洁
丁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首批引进专家。2008年,他辞去美国终身教授职位回国,在铁基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就。
“我握住了中国向全球高端人才伸出的橄榄枝。时至今日,我更加确定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丁洪说。
为了心中的“中国梦”
2007年是丁洪旅美生活的第18年,他已从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一直做到终身制正教授。丁洪实现了很多留学学子眼中标准的“美国梦”,但是他并不满足:“我想做些更大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作用。”
丁洪一直有一个想法:“我们出去这么长时间,当工作、家庭、待遇都不错时,是不是还有更高的追求?确实有,我们有一颗中国心,应该关心中国的发展,这个想法可能就是‘中国梦’。”
这年11月,丁洪接到了一个来自祖国的电话,那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邀请加盟的电话。
在物理所的大力邀请下,丁洪回国考察,不仅了解了物理所发展尖端科技的决心和远见,也看到了国内科研条件的改善,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劲态势和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他对物理所的橄榄枝动心了。“当时我有个预判,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丁洪是一个想好事情就要立刻付诸实际的人。他拒绝了美国大学的高薪挽留和香港大学的邀请,连搬家、房子处理、孩子上学的问题都未多加考虑,很快全职回国,成为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个辞去终身教职的教授。
“回来主要是因为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看好中国对于基础科学支撑力度的持续增长和未来走势。”他说,“中科院物理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学术氛围,也非常吸引人。”
有人曾对丁洪说,应该留一条“后路”,全职回国的风险很大。但丁洪不怕:“要是连这一点信心都没有的话,我就不回来了。”
抓住铁基高温超导的机遇
丁洪在回国之初做好一切从零开始的准备,他甚至已做好三年之内不发表科研论文的打算。
然而成功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2008年,一种新型高温超导体——铁基高温超导体被发现,丁洪在国外已经从事十几年的高温超导体研究,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
高温超导体研究在科技、工业、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成为21世纪的科研新宠。铁基超导体拓宽了人们对凝聚态物质研究的视野,其超导机理却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丁洪带领团队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发现了铁基超导体中依赖费米面的无节点的超导能隙。这被国际上认为是对铁基超导体S-波对称性的建立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工作。
此后,丁洪小组和多个研究小组合作对铁基超导体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五年多来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比在国外发表的频率还要高。这些文章被SCI引用超过1000次。
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丁洪所在的物理所团队,凭借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铁基超导体研究让丁洪回国后的事业大放异彩,他谦虚地把这归结为“运气好”。
但在同事和学生眼里,对他的“运气好”却有着另外的解读:
“丁老师非常敬业,经常晚上11、12点还在和我们讨论问题。”
“只要实验装置一开始运转,几天几夜在实验室里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刚回国的头两年,头发白得特别快……”
丁洪的三个梦想
现在,丁洪除了做科研,还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推动国家大科学装置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
他说自己有三个梦想:一是“梦之线”,就是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建设一条性能指标世界最先进的光束线站,目前进展良好,即将验收。二是“梦之环”,就是建设世界上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北京先进光源,预计将在“十三五”启动。三是“梦中心”,就是建设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我希望能以此带动国内整个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能力上去了,科研才有创新可言。我希望2020年实现这些,现在看来非常有可能。”丁洪对此充满信心。
“千人计划”专家的身份让丁洪觉得自己更多了一份责任。他运用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和人脉,积极促进中科院和美国、瑞士等国家和机构的合作。他认为,中国要做科技强国,就要多参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才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作为第一批全职回国的高端人才,丁洪影响和带动了更多人为国效力。他的学生苗虎原打算出国,别人告诉他:“你这个领域最好的老师已经回国。”苗虎因此也选择留在国内发展。
丁洪同时希望自己在国外的经验能为中国科研体制注入新的元素。“目前国内的课题大都时间比较短,而且每年都需要考评,这很难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他还建议要给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并鼓励科研人员努力转化成果。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