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博 方慧玲)昨日清晨,一只生长近50天的朱鹮从信阳市董寨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离巢试飞,如同它父母去年从原产地外首次放飞一样,成为世界首例。
通过高倍望远镜,朱鹮繁育站站长王科清晰地观测到雏鸟展翅离巢的奇迹瞬间。从33年前全世界仅剩7只,到现在分布中国及周边几个国家的2000多只;从人工饲养到去年10月在董寨首次实现原产地以外野化放飞;从人工繁育到全球首次头年异地放飞次年野外筑巢育雏成功,朱鹮——这只曾濒临灭绝的东方神鸟让世界瞩目。
记者一行当日赶到朱鹮野外观测点时,看到小朱鹮正跟着父母在秧田里学习觅食,好一个天伦之乐;不远处的一棵大松树上,就是这三口之家的“蜗居”。鸟巢下方是拉开的大网,用来防止雏鸟摔落;旁边几棵大树的树身上裹着涂满黄油的塑料膜,上面还插着锋利的刀片,这是防范蛇、黄鼠狼等鼬科动物;鸟巢下面的土地上,也撒上了令蛇退避三舍的白酒与雄黄酒混合液。前几天,国际朱鹮保护组织到此考察,不禁为之赞叹。
“这是我们目前找到的唯一的朱鹮野外筑巢地。自从找到筑巢地开始,我们就天天守在这儿观测,详细记录它们每一个时间段的活动情况及环境温度、湿度。”王科告诉记者,去年10月10日朱鹮放飞后,保护区就设立了15个野外观测点进行跟踪,直到今年2月份,他们在走访中才发现放飞的010、0l7号雄雌朱鹮的踪迹。4月1日,他们在山中一棵大树上找到了鸟巢,此时朱鹮已开始孵卵育雏。4月15日,两只雏鸟先后破壳而出,令人惋惜的是其中一只雏鸟不幸夭折,另一只幸存下来。
据悉,朱鹮野外觅食、繁育、适应能力差,栖居的生活环境比其他鸟类更为苛刻,目前野生种群分布还局限于一个区域。王科满怀期待地说:“等到大别山区形成了朱鹮的野生种群,那时又是一个世界奇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