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采访汪顺先是由市环卫处工作人员陪同去的。开车的祝师傅一听说记者要采访汪顺先,扭过头来问:“要去采访那个大胡子?”
随后,记者见到了汪顺先本人。他身材矮小,有些驼背,皮肤黝黑粗糙。“你是哪一年开始干环卫工作的”?记者问道,他想都没想说:“美国打伊拉克那一年!”说完记者和随行的人都愣了下,随即笑开了。
据了解,汪顺先自2003年开始当环卫工,之前负责二号桥路段路面清扫保洁。他说,那条路两边全是杨树,杨树每年只有两个月不落叶,落叶狭长、细小,清扫起来很费劲,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一点点清扫,有时一天要来来回回扫个三四遍,再遇上刮风下雨的日子,树叶就像粘在地面上一样,用笤帚很难扫得起来,只能用手一点一点扣。尽管这样,汪顺先无怨无悔地一干就是好几年。现在,他主要负责水泥厂路口至菜场路口的清扫工作,路边都是香樟树,虽说也落叶,可相对来说,落叶期短,好扫多了。
刚开始接受采访时,汪顺先话不太多,笑起来也有些羞涩。慢慢聊开了,他开始跟我们讲在工作中感受到的一些小变化。他说,前几年,有些街边商户素质不高,动不动会说些难听话骂环卫工人,理由竟是环卫工人在自家门前扫地,扬起了灰尘。这几年,随着创卫工作的推进,市民觉悟提高了,素质也提高了,有时候会主动把自家门前打扫干净。拉垃圾车走上坡路的时候,也有路边的好心人帮忙推两把。他说:“好心人很多,很感谢他们的帮助和理解哩!”
近年来,随着我市创卫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环卫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为提高路面作业质量,环卫人饱受风吹雨打日晒不说,经常水一身、泥一身、污一身。记者问他:“夏天特别热的时候,或者冬天特别冷的时候,你怎么降温、防冻啊?”他想都没想说:“那没啥,夏天热了在树下蹲会,渴了路边的好心店主会送水给我喝。冬天嘛,来来回回扫两趟浑身都热乎了。”“不觉得辛苦吗?”他说:“肯定辛苦,但必须有人干啊!而且干久了,觉得挺适合我的,都有感情了!”
汪顺先,一名深深热爱环卫工作的老环卫工人,与苦、脏做伴,与假日无缘,却在平凡的岗位上见证了信阳一点一滴的变化。在环卫大家庭的十年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将满腔的情和爱无私地倾注到所热爱的环卫工作中,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平凡的人生。正因为有他和他的“小伙伴儿”们,我们才有了现在整洁、靓丽、美好的宜居环境。